姓氏始祖

  

  

  姓氏始祖

  

  比干姓子名干封于比出生于公元前1092年乃黄帝之34世孙殷帝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纣王)之叔有贤德官少师辅佐国政时纣王无道国势危殆比干力谏不纳竟被纣王残害武王克纣征其所生男赐其林姓比干为林氏太始祖比干公忠国爱民直谏成仁成为中华民族忠贞爱国和刚烈义勇美德之典范

  关于比干公出生之年,有多种记载:一说是公元前1112—1049年,又一说是公元前1092—1029年,又另一说是公元前1124—1062年。

  关于寿年也有多种说法:

  有说62岁,也有说65岁。司马迁《史记》载:太始祖比干公殉难于武王十一年,本人按民国元年字典年历推:殉难于公元前1124年,按寿享62岁推,生于前1185年。而坚公生于比干殉难后第二年(即公元前1123年)。

  网载:西周武王灭纣(公元前1123年)后,在比干公为国殉难十二年时,封比干公墓,并找回在逃难的十二岁坚公,封为大夫,食邑博陵二千户。

  按民国年历推:坚公生于公元前1134年,即比干公殉难后第二年,按65岁寿计:卒于公元前1070年。又有谱载:生于武王二年(前1133)。

  

  林坚,比干之子,原名泉。商朝未年少师比干因犯颜直谏而被纣王残害,武王灭纣旌表忠烈封比干墓征其后嗣得泉,因其生于长林石室故赐姓林名坚,封清河侯采食博陵坚公,遂为林氏受姓开族始祖,尊比干公为太始祖。

  关于坚出生也有多种说法:

  有说生于公元前1060年二月廿九,又有说生於公元前1029年,又有说公元前1049年,逝世於公元前农历995年十月初十日,寿65岁。

  

  林禄,字世荫,东晋下邳人,生于公元289年(有说288年,有说256年,有说275年)。林放之后,隶(颖)公之子,坚公98世孙(有说82世,有说65世,有说49世)。晋惠帝时为黄门侍郎,泰宁三年(公元325年)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郡守,任职34年,定居晋安为晋安林始祖亦称入闽开基始祖。

  

  林披,字茂则,莆田人,闽林15世万宠公次子。唐天宝11年明经及第,任潭州刺史授太子詹事,生九子俱贤先后登第,均为刺史。(端州刺史林苇容州刺史林藻横州刺史林著韶州刺史林荐通州刺史林晔邵州刺史林蕴循州刺史林蒙雷州刺史林迈福唐刺史林蔇)世称九牧世家,披公为九牧林始祖。

  

  林暹,字邦荣,祖藉福建莆田。父林世震。北宋微宗崇宁间进士,任蕲州郡守。长兄林逵,林暹为次子。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奉敕任琼州安抚使,安抚化育反叛之琼州黎民,1135年林暹还朝复命,因政绩卓著高宗皇帝下诏仍留是职。林暹于是携夫人王氏及儿子:洵武、洵仁,由福建莆田迁居府城。为宋代渡琼始祖,后卒于任上,与夫人合葬琼山旧州岭。暹公长子洵武后来迁居文昌东阁林村,次子洵仁迁居文昌东阁霞水村,为文昌林氏祖。暹公后代子孙繁衍迅速,三年(松年、桥年、椿年),四克(克明、克敏、克恭、克绍),各公派的后代子孙遍居海南18个市县,有的还迁至广东雷州海康遂溪。有的旅居海外近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各国。远至新西兰、欧美各国。如今其裔孙人数约占海南林氏人口的一半,成为海南的大宗族。

  

0.101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