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

  串联后学校停课闹革命,使我们这些66届、67届、68届,被称为“老三届”的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没有书读,又无法安排工作。学生极多,有1000多万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想出一招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就是1968年全国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叫做知青“上山下乡。”

  城市里的青年去云南边陲,东北北大荒,西北黄地高原,新疆建设兵团,离开他们熟悉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习惯,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们上山下乡就在本乡本土。对我来说,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般,没书读去劳动,在当时的气氛下也无所谓,能接受。

  我上山下乡,被安排在高山生产队,那都是我父亲熟悉的人和我自己熟悉的人。一般的农活,我原来就轻车熟路。一些没干过的要学习,受人指手划脚,我感到不舒服,在生产队干了一年左右,我不想再干下去了。

  我父亲是砌石工匠,手艺高超,乐于帮助别人。他带几个同龄人一起干活。其中一个体弱多病去世后,父亲把他的大儿子带在身边学手艺,算是与我师兄弟关系。我不在生产队干了,就和他一起单独干活。那时是走东家,就是给人家盖房子。

  我们当师傅的,每天每人发一包香烟,帮工的六七人才一包香烟。一日四餐,伙食很好,餐上还喝点酒。有时还杀鸡、鸭、兔子、猪蹄炖草药,说是吃补强身体。

  盖房子,我是砌石匠,先砌石基础,再指导夯筑土墙,技术含量高。我们为人好,每到一个地方,村里人都尊重我们,在名字后加叫“师傅”。

  那时生产队分红工资每天只有几毛钱。我这种手艺人,每天除了吃东家,工资还有两块钱。在盖房子开工,下大门口石板,放狗洞,砌水沟,竖大门口石板,下石柱础落成吃喜宴讲好话都有红包。

  两年左右后,生产队的一些人眼红我赚钱多,要我每天交两块钱买生产队10分的工分。两块钱变成了几毛钱,于是我去包些工程,经过自己的努力,每天能挣到3~4元钱。除了上交2元买10个工分,还有一些现钱给家庭使用。

  干砌石工匠,经常受伤流血。用钢锤敲打坚硬的石头,裂开的石片非常锋利,加上很大的惯性作用,碰到人被割破皮肉。要把石头砌的好看、美观、牢固,一块石头要上下搬动,敲打几次。不小心时,重的石头搬上去放开时,手没快速拿出来,连石带手砸下去,指甲被砸中,马上充血,十指连心,非常痛。那整个指甲重新长出来要很长时间。

0.0682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