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前期,主要写大字报,批斗“黑五类”算是文斗吧。中期就开始武斗了,社会上、工厂、机关、学校基本分成两派,一派叫“夺权派”,另一派叫“反夺权派”,也叫“保皇派。”
我们古田也分派;夺权和反夺权。古田城关的叫夺权派,有个供销社的人在杉洋镇当反夺权的头。
一天夜里,古田城关的夺权派有几百号人,乘坐很多大卡车,带着枪支、炸药、火统等武器。从我家门口经过,气势凶凶,向杉洋进发。
后来听说,杉洋的反夺权派打输了,守不住,被夺权派攻进去。那个当反夺权的头头,被打得伤势很重。事后他自己对人说,喝尿能去伤痛,他被打后,跑到尿桶边,把头伸进去,喝了很多尿。
文革期间,社会秩序较乱。宁德海边人家私造些木船出海寻找生计,需要大量木材,特别需要大的,长的,直的整棵树,来做木船的桅杆。我们鹤塘在靠近屏南县的大山里,这里木材很多很大。当时木材禁止买卖,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把木材偷偷摸摸运到鹤塘公路边的几个村庄里,租用板车装载,绑扎牢固,等候“集体行动”的号令。
我家有辆旧板车,也出租些钱,他们便在我家里装好木料,关上大门,等候时机。
当地政府也知道群众组织偷运木材要冲关,派了很多民兵,用大石头,大木头拦在公路上。
那天晚上,我看见大量的人群拉着,推着装木料的板车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我家门口的公路。在我家的那些人,便打开大门,大声喊叫也跟进队伍。
带队的一批人很快就把拦在村头公路上的障碍物清理掉,然后声势浩冲关上路,向宁德琼堂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