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左右是农村最困难时期,我大哥带着大嫂回老家结婚。大嫂带回一条用铝饭盒的糖醋鲤。乡亲邻里听说大嫂是南京人,老家有传闻南京婆娘会武功,他们问我父亲说:“大儿媳武功如何?”弄得父亲莫名其妙。
那时我还小,大哥和大嫂没起床时,我跑到他们床上去,大嫂害羞得躲在被窝里。大嫂喜欢吃老母鸡,我母亲把会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按大嫂的口味,清炖加点盐给他们吃。
父亲给他们做了两个樟木箱子,听说上火车嫌太大不让带,遇到了麻烦。
文革中期,三哥病了,父亲借些钱,让我带三哥去南京找大哥。我们动身时,母亲要我们带给南京亲家的小小见面礼,是老家生产的线面。
到南京住在水西门大嫂的娘家。那时大嫂在徐州工作,大嫂妈妈便把我们带去的线面,煮熟后加酱油搅拌给我们吃。她不知道线面是加盐的,再拌上酱油会非常咸。
大哥白天上班,晚上很晚才到家。带三哥看病都是星期六、星期天,有时上班时也请假带三哥看病。好几年后,才知道原来大哥是土木系的小领导。那段时间里,他白天在系里上班,晚上还要受批斗。
我在南京呆的一个月,都是住在大嫂娘家,她爸妈、姐姐、姐夫对我们很好。
当时是夏季,南京很热,我经常到莫愁湖水边凉亭睡觉。晚上回来时,水西门的小巷里,坐在椅子上,躺在凉床里乘凉的男女老少很多。第一次看见女人穿着短裤,感觉她们大腿特别大。
我骑自行车出去玩,有一次差点骑到到了下关码头。大哥有时也带我出去玩,花2毛钱买雪糕冰砖我吃。我吃过5分钱的冰棒,冰砖是第一次吃,冰凉的、软软的,口感很好。我第一次吃香蕉也是大哥给的。那时的香蕉很小、很短,我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
大哥带我去看南京长江大桥,非常雄伟壮观,特别是两端桥头堡的体量和造型在当时名气很大。我们从桥面桥头堡一直走到底层,在江边玩了一会儿。大哥介绍说:主桥是铁道部设计的,两端桥头堡是他们建筑设计院设计的。
南京长江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所以要求南京火车站也要跟上。南京火车站由铁道部设计,建完后觉的不气派,又请他们设计院参加修改。现在南京火车站增加一排大柱子,形成大柱廊就是这个原因。我为此感到骄傲,有时对熟人说我大哥参加南京长江大桥设计。
有一次大哥女儿要瓷花瓶。老家生产的瓷花瓶远销中东国家,我找熟人要来两个很漂亮的小花瓶,还加工了一件当时认为最好的大花棉被,把两个花瓶藏在棉被里。我有个外甥经常去南京、北京做白木耳、香菇生意。因为他常去去大哥、二哥家,所以请他帮忙。我叫外甥去南京时把被和花瓶带给大哥。结果给大哥的那些都被换成破棉被,两个花瓶也被他私吞了。当时,大哥和大嫂很纳闷,小弟怎么会把破棉被给他们?还有,大哥叫我那外甥带给我一本很厚《建筑结构设计》书,结果也被那外甥拿走。几年后在无意交谈中谈到此事,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我父亲是砌石工匠,搞工程,大哥认为“学土木结构”对父亲有所帮助。结果他没帮上父亲,对我在建筑结构方面却帮助很大。大哥最早给我寄些“瓦工”类,简单常识方面的书籍,后来又寄给我一些实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框架计算实例。因此,我学会计算公式和步骤,对以后我在建筑方面的成绩有很大帮助。
我很怀念我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