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世间万物,本乎于天地,人本乎于祖宗,一脉之渊源皆有绪也。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水之远,定浚其流,根乃木之本,源乃水之头。本固者,千枝不改其秀,溯源者,万派不忘其宗,人物皆然。泱泱中华,自古就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我乔氏一脉,虽不敢妄称天之北斗,但在这煌煌的姓氏族落群中,也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在我华夏灿烂的天空里,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乔氏的子孙,当倍感欣慰。

      走遍神州大地,我乔氏族人是属当代大姓之一,排行第九十六位。占总人口的 0.18%。再看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11 级市 42 市辖区 22 县级市108 6 自治县全省共 1970 乡镇,乔氏宗亲无处不有,总人口已达 20 余万。

      在冀州大地,也不乏乔氏先祖的辉煌。洪武十五年以贤良方正授云南道监察御史乔允忠,万历乙卯年仕遂平开封同知乔尔年,明朝中城兵马指挥乔芝,明朝都察院右监都御史乔捕世,山东兖州知府乔若雯,剑州知府乔钵字文衣,另外本族较为出名的有:乔万里,祁州训蒲台谕,兴学,工古文辞。乔尔瞻,仕大名县训,武定州学正,南宫县渝,山西布政司丰库大使乔应阳,孟县知县乔东星。信阳州史目乔廉 ( 锡子 )。最著名的是乔中和都是河北乔氏中的佼佼者。河北乔氏的始迁祖虽多数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但也有少数来自其他地方和自建堂号的。迁徙的原因无论是受官府胁制的统迁、外地为官的家属随迁、生活所迫的逼迁、还是因科犯事的逃迁。总之,均非世居。属“明朝大移民”“进而迁徙到全国各地”之列。当然,时过境迁,我们已经在这里居住了数百年,河北就是我们的故土。我们有责任弄清这段历史的变化过程,追根溯源,数典不可忘祖;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挑选了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国史、地方志、家谱,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修纂《中华乔氏统谱河北分谱》如实记载河北分谱各家族在历史的变迁中的变化和兴衰,正是倡导文明、鉴往知来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先祖们的光荣传统,编纂好此谱,既是了解河北乔氏先辈们忠孝传家、克勤克俭、孝悌为本,诗书华国的一面镜子,也是宣扬祖宗遗德遗风,以启后人,训诫后辈继往开来的一种最佳途径。

  谱,应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典籍。编纂的过程,也是讴歌先祖光辉历史的过程。《中华乔氏统谱总谱》于 2018 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后,我省又编纂河北乔氏分谱,这可谓是一次前无古人的首创;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虽工程巨大,编务浩繁,但我乔氏自古就有一种“不到长城非汉”的拼搏精神,终于成功在握,如期完成。分谱问世后,如果族人们在捧读这部分谱时,能够引起族亲的共鸣,在为先辈自豪的同时,又能从中得到一些教益,丰富自己的人生,知礼宜智,启迪后昆;同时,还能把这部谱书当成联系族宗的纽带,将生活在河北的乔氏一脉紧紧地团结起来,振兴族氏,报效国家,我们编纂的目的就达到了,所耗心血也算没有白费。

      谨以此谱尚飨乔氏宗亲,是为序。

                                 河北乔氏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理事长 乔铁钢

  

0.0746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