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世祖:陈叔明 字子昭(555-617),宣帝六子。太建五年(573)封宜都王,累官将军、刺史之职。陈国亡,公元599年随隋入关。隋朝大业中任鸿胪少卿。娶万氏、蔡氏,生七子:志高、志能、志炫、志龙、志熙、志静、志范。
六十三世祖:陈志高 (572-634)字子昭,号青云先生,宜都王长子。为人宽和敦大,莅事精勤,政事肃穆,人咸颂之。隋会稽郡司马。娶何氏、王氏、陶氏、唐氏,生子:才。
六十四世祖:陈才 志高子。仕唐为晋陵郡参军。娶郝氏,生三子,蕴圭、蕴玉、蕴璋。
六十五世祖:陈蕴圭 字达礼,隐居颍川汝南,酷爱自然,号雪岩先生。啸傲山林,隐居自乐,仕唐司功参军。娶许氏,生子:兼
六十六世祖:陈兼 字时达,蕴圭子。秉性敦敏,能诗善文。唐高宗上元进士,为右补阙,翰林学士,赠秘书少监,娶金氏、骆氏,生子五:当、苌、京、齐、归。
六十七世祖:陈京 字庆复,兼公三子,善文辞,唐高宗开耀二年(682)进士。考功员外郎太常博士。集贤院学士,擢右补阙。与赵需、张荐共劾卢杞,帝器之。谓有宰相才,将用之。会病狂易,迁给事中,罢为秘书少监。娶杨氏,无子,以从子褒为嗣(注:据《义门碑》说:公乃唐大历年进士。)
六十八世祖:陈褒 字德言,京公嗣子,仕唐,官至盐官令。娶杨氏(一作汤氏又作李氏),生二子,灌、璞。
六十九世祖:陈灌 字泽民,官江西高安丞。(一作瑾、字渠夫)娶孙氏、莫氏、马氏,生二子:钰、鍠。
七十世祖:陈钰 官枢密院节度使,娶孔氏,生子瓖(环)。
七十一世祖:陈瓖(环) 官临海令,赠太保,时天下大乱,避居福建泉州仙游,娶谢氏、胡氏,生子:淇、洪、渊、浩、阔、玉(傥)
七十二世祖:陈阔 字伯宣,字主敬,号真隐先生。瓖公五子,因武氏之乱,随父避祸,定居泉州仙游。阔,敏而好学,博涉经史。马总以泉州别驾,见其奇才,遂与结为金兰。后马总移官南康,阔公随游庐山,见庐山圣治峰下龙潭窝幽奇清远,爱其风光秀丽,遂结茅晦迹,隐居下来,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名闻于朝野。唐开元九年,帝诏,累征不就,遂拜著作佐郎,后著作郎。公曰:“禄位权势,实中之虚,清修乐道,虚中之实,身在人间,心栖世外,何思何虑矣”。卒葬德安东佳书院旁。后伉公兄弟择地,迁葬瑞昌金城白石渡北岭村(今瑞昌市流庄乡北岭村),卯山酉向。2008年3月再次迁葬瑞昌夏畈三眼桥,凤凰山。公娶配,李、洪、朱、魏、赵氏。生子:檀、修、礼(注:伯宣公生卒年份说法不一,有待考证)。
七十三世祖:陈隐 又名檀,字逸民。伯宜公长子。隐异博识,工技击,善属文,然性恬演,不思仕第。官至福州刺史,娶张氏、周氏、贤淑仁惠,生子三:旺、晓、晁。公妣卜葬义门故里母茔之后。
七十四世祖:陈旺(753-836) 字天相,名野王,檀公长子,生于唐天宝癸巳年(753)八月十四日申时,殁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十月初二日亥时,卜葬义门故居宅东五里桃林坪,东皋峰山下(后称旺公山),享年83岁,公娶孙氏,生于天宝壬辰年(752),殁于文宗开成己未年(839),享年87岁,公妣同葬一处。生子二:机、棋。公于唐文宗中叶,己是年迈之岁,举家迁居德安(艾草坪)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现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为江州“义门”陈开基祖,曾授江州牧,知德安事,宋天圣四年授江州牧,知德安事,宋天圣四年敕封晋国公。
七十五世祖:陈机(771一?) 字师孟。唐时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宗人令,赠燕国公,公妣合葬义门故居杉树窝树下,艮山坤向。娶王氏三娘,赠太君,生子:感。
七十六世祖:陈感(785-840) 字伯通。迪功郎,公妣合葬义门故居五里石浆大原塘正东咀窝。娶郑氏八娘,赠太君,生子:兰。宋仁宗,天圣四年,追封许国公。
七十七世祖:陈蓝(802-848) 字源发,宋仁宗天圣四年,敕封吴国公。娶配李氏,赠太君,敕封吴国夫人,生子一:青。公妣合葬
东园高峰山下,卯山酉向,有碑志(现九江县赤湖)。
七十八世祖:陈青(820-888) 字仁钦,蓝公之子。唐举进士,授直云阁大学士,官朝散大夫,宋仁宗赠齐国公。生子众盛,庭训益严。始起者,陈氏200人而家法行,300人而义门立,宋开宝末,计740余人,咸平13年,增到1778余口,至青公为显祖也。则为义门第一任家长也。葬住宅侧十里潭先封坪(即现磨溪乡石崖村境内),乾山巽向,面对太原塘,娶赵氏,次郑氏,三刘氏,卒赠太君,郑氏、刘氏合葬卓壁峰下坤山艮向(即德安县磨溪乡尖山路口蔡家坂),迁湖北黄梅蔡山(墓碑尚存),生子有六:伉、侍、仲、俛、伟、伸。
七十九世祖:陈仲 字世安,青公三子。赠恭惠公,继长兄主家政三年,聚族191口。娶李氏,次蔡氏,俱赠夫人。生子有三:崇、谐、式。
八十世祖:崇字克遵,仲公长子。唐僖宗时人,主家政28年,以治家之道必从孝义始。时曾200余人,恐防人口众,无和睦之方,于是大顺元年(890)立家法三十三条以治家。建书院于东佳山下。唐僖宗诏旌其门,南唐又为义门免徭役,除杂科。官至上柱国,赠银青光禄大夫,赐紫金鱼袋。娶朱氏、洪氏,生子有三:枋、衮、让。
八十一世祖:陈衮 字策论,崇公次子,登唐进士,江州司户参军,升文渊阁大学士,主家政25年,唐僖宗旌表门闾,南唐又立义门,免杂科徭役。于居之左20里建东佳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置学田20顷,为四方游学者之资,又创书屋于宅之侧,令子弟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娶孙氏,公妣葬江西万年县,生子有五:昉、锡(旸)、曜、良、税。
八十二世祖:陈锡(旸) 字文昌,衮公次子,授奉训大夫,官韶州司法,义门十八朝官之一。娶方氏,公妣俱葬蔡山卓璧峰下,生子一:恭。
八十三世祖:陈恭 字绍尧,锡公之子,南唐时为洪州掌书记,献安边十策,授咸宁尹。宋受周禅,置庄而归,后复老于官,葬湖北咸宁八都霹雳山。娶王氏、李氏,生子二:宗俞、宗臣。
八十四世祖:陈宗臣 恭公次子,生于宋开宝戊辰(968),娶曾氏,生子及,义门分庄时宗臣公已故,其孙思洪代祖分庄,与从兄思澄同分果石庄。
八十五世祖:陈及 字忠叔,宋真宗时,赴潭州流寓,试擢进士,授江夏令,转授蒲圻令,因置庄居焉。后仍返义门,生平设教门徒,发达者甚多。卒葬咸宁八都。生子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