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家 抵御外侮

  我们阜宁陈氏历代都具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遇有外侮,奋起抵抗,不惧强敌,不怕牺牲,为国为民建立功勋。

  五世仓公,号松牕,于明嘉靖年间,常有倭寇由黄海沿内河入侵,烧杀抢掠。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夏五月,大伙倭寇侵犯庙湾。仓公背着母亲避难,倭寇发现立即追赶,他急忙将母亲藏匿树林里,自己奋勇而出,夺下倭寇锋锐的大刀,奋力杀敌,砍下贼头数十级,倭寇大败而逃。地方稍稍安静,他又把母亲背回家。他预料倭寇定会回来报仇,于是就把自己家的钱财拿出来招募乡勇,进行训练,做好反击敌人的准备。到了六月,果然,大批倭寇又犯庙湾,于是,仓公率领乡勇协助官兵大败倭寇。淮南半壁赖以保全,有司上其事,封为“孝义官”,给冠带,赐“孝义格天”匾额。

  十六世为潾公,号禹卿。豪侠好义,门多食客,善谈兵,常密谋改良政治,多冒危险,卒罹于难。民国江苏省核准为革命党烈士,宣付原藉地方勒石纪念,并入祀忠烈祠,褒扬功绩,以垂不朽。此系反清斗争以致牺牲。

  十六世为轩公,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江苏水师学堂培训,他的作文《匡扶社稷于海疆》忧国忧民,被全校同学传抄,还得到两江总督刘一坤赏识。庚子赔款丧权辱国,他写了《新国殇》和《再讨鸦片檄》等文章,严厉声讨列强对我国的侵略,砭斥那些贪生怕死的权贵。光绪三十六年(公元1910年)经陈其美、伏龙介绍,在上海加入同盟会,并被分配做革命联络工作和向民众开展宣传活动。此时,他“报国应当流碧血,牲牺一已胜封侯”的思想已在心中深深扎根。1916年2月9日江苏讨袁军前敌总指挥被冯国璋杀害于南京,他作了讨袁诗一首:“石城风雨天地昏,不辨啼痕与血痕;流水落花谁似我,雨花台下赋招魂。”袁氏鹰犬很快追查他,他扮成生意人,星夜逃回苏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轩公捐银洋二百元,送交驻上海的“中国红十字会”表示支援抗日军民的决心。参加了“声援抗日会”,一面敦促国民党抗日救国,一面慰问东三省抗日军民,向他们表示:“以敌忾同仇精神,共赴国难。”

  为了支援抗日战争,为轩公不惜捐出先后病故的两位夫人遗物:文明锁、赤金镯、钻石戒指、金项链等,折变银洋近千元。随苏北慰问团慰问台儿庄抗战前线将士。1938年2月,日军由盐城侵犯沟墩,受到抗战将士顽强阻击,激战三个昼夜,打死日军500多人,我爱国将士亦伤亡近千人,为轩公闻此战况,虔诚地为我抗日牺牲烈士临风拜奠,盛赞此战打出了军威,“是平型关抗日战争精神的再现”。1942年春,日军疯狂地大扫荡,为轩公一家躲进东官滩,吃干粮、喝冷水。他告诫家中人:“宁可死,决不当汉奸。我们是中国人,要有骨气”。1942年10月,盐阜区参议会在阜宁陈集岔头举行,他以《盛事呈陈毅代军长》为题,即席感赋:“中共多豪杰,盐阜出人才,齐心打日寇,卫国保家来。”盛赞中共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壮举。

  我们陈氏裔孙为了保家卫国,积极投身抗日,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兵、武工队,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奋力杀敌,仅在沟墩境内的子弟血洒疆场,光荣牺牲的就有17人。

0.0942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