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族谱记
族谱始于宋、盛于元、明、清,至民国以后族谱更为完整。从宋代创立家谱以来,私族家谱非官府监修,故各姓仿效,以为程序。
谱书作为一种独特的志书文化,以姓氏文化为主。包括有人口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等资料。孙中山先生在论谱中说“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观念应妥加应用。”我国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挡案局一九九五年就发出过“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说明家谱的收藏与编写的重要性。
姓氏渊源,道尽千古沧桑。每个姓氏都有根源和出处,一个姓氏就是一部历史。陈氏祖先起源于何时何地,有何发展,始祖是谁,怎么来的,是续修家谱的主要原因。今欣逢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际,弘扬祖德,承先启后,以壮一族之大观,乃我辈之荣耀,责无旁贷。古人云:“盖谱之修,教民以不忘其本也”。又谓家谱经三十年未修是为不孝。故历代家谱续修继盛不衰。我族谱自前辈福纯、舜功、薫沐修之后,历经九十个年头矣。其间斗转星移、变化万千。先是将族谱视为封建残余弃同糟粕;继而“文革”将其列为“四旧”,险遭灭顶之灾。重修之前,我辈大多数人未看过谱书,对于先世源流与氏族历史听而不详,今续谱读谱,收益甚广,前人创立家谱,其构思之周全、用心之良苦,令后人肃然起敬。详本支、辩昭穆、条晰丝贯:家族史、祖宗功、灿然罗列:迁徒居宅、祠堂墓坟、版图记载:耕读祖训、孝友宗风、教诲谆谆,后人不可或忘。重修宗旨:敦本睦族、效法前贤、激励后人、为族争光。我族出类拨萃者历代不乏其人,凡为国为民为族作出贡献者:于各行各业卓有建树者:品质高尚、无私奉献、立功居多者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均为我族荣人载入谱册,以为楷模。愿未来者,立志成才,与时具进,生生不息、绵绵不止、继述无穷。
谨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