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南阳陈氏属唐朝陈邕的后裔,史称南院派、太傅派。陈轸三十四世孙陈忠是本派鼻祖。陈忠本来籍于京兆万年县洪故都胄桂里,其子陈邕,字崇福,号南山,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中进士,官太子太傅,因与权相李林甫不协,唐玄宗开元丙子年(736)陈忠与陈邕父子被谪入闽。先居福州三山,旋适兴化枫亭井上,再迁惠安社坛,后移漳州南驿路南厢山。

  陈邕举家从北方来到南方,看上了漳州芗城区桥南一带风水,于是,陈老先生便拿出毕生积蓄,在此建家立府修建房宅。不料,陈府落成之日,祸从天降,京城已经派人前来查办。有人告密陈邕在闽南私设宫殿,意图谋反。 陈邕接到京城旧友密报,仰天长叹死期已到。陈邕的大女儿陈金花饱读诗书、足智多谋且深明大义,为了解救父亲和全家族人的性命,说:“危难之际,必捐吾室,改为禅门,方可弭谤。”因此建议其父,献宅为寺庙、自己舍身削发为尼,方能避此大祸。父亲同意,就把家宅改为南山寺,尽舍物业,立祠配亭。便火速向社会宣布自己是在建造寺庙,并号召族人和当地富绅捐款,派人雕佛像,设神坛,改宅为寺庙。结果,在钦差赶到之时,陈府已经变成是一座香烟燎燎的大寺庙了。闽南佛国,族人集资建庙实属正常,而且女儿削发为尼,“手续俱全”,一切都合情合理。钦差经“现埸调查研究”后自然无话可说。 陈邕避此杀身大祸,便将此宅庙名题为“延福禅寺”,全族人从此信佛。金花郡主奉佛终身,死后葬于寺边。得救的陈邕徙居海澄三都后水头,仍然任太子太傅职。唐肃宗干元元年(758)卒,享年九十五岁,加谥忠顺王,陈忠赠鄂国公,故称南院派、太傅派。

  陈邕生四子一女:夷则、夷锡、夷行、夷实,女曰金花。陈夷实,生二子:长翿、次翽。次子陈翽,生子陈熹,从河南固始县入闽,初先居福州大义,后迁居闽清磜上村。陈熹生子陈夔,先居福州剑池,即贡院地,避乱携子陈参隐福清新丰里南阳村(今音西镇朝阳村),后称南阳陈。陈夔为南阳陈氏始祖。

  陈参生二子:长子昊,次子旻。陈昊生子陈总,陈总生四子,陈添、陈本、陈奎、陈泰。陈泰于北宋初年从福清新丰里南阳村迁入长乐十九都。陈泰号江田,后以号为乡名,江田乡因之得名。为不忘祖家南阳村,后人称陈泰为南阳公。陈泰为江田南阳陈氏始迁祖。从此,江田南阳陈氏开枝散叶,瓜瓞繁衍,至今历四十五世,十四代同堂,世出贤俊,代有簪缨,而成为长乐望族。

  

0.1204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