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谢时臣(1487年—1567年),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谢时臣工山水,师法吴镇,得沈周笔意而稍变。多作长卷巨幛,峰峦雄伟。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唯刻画不够精微,殊少秀韵。

有《杜陵诗意图》、《溪山揽胜图》、《策杖寻幽图》、《武当霁雪图》、《谪仙玩月图》等传世。

1.jpg

谢时臣《行书诗扇面》 上海博物馆藏 

{page}

  1.jpg

明·谢时臣溪山秋晚图 纸本 墨笔 纵55厘米,横72.5l厘米 山东省博物馆藏


谢时臣兼浙派和吴派画风,一生最爱画山水,他的作品构图新颖,笔墨潇洒,纵横自如,他注意吸收了吴派画家清新秀润的特点,力求克服有些浙派画家剑拔弩张与刻露的弊病,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这幅作品,从山麓到山巅,重岗复岭,松木葱郁,崖岩峭壁,中留空隙,显出了山势的高远,中段的横桥,为对山往返的道路。自天而挂的瀑布真正是“疑如银河落九天”,在画家的笔下显得非常有气势。

0.084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