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却能够随口说出许多富有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话。几十年来,耳闻目濡,我受益颇多。
让人一步天地宽
6岁那年,我家翻修房子。邻家的婶子硬说我家挤占了他家的院子,于是终日进进出出,唠唠叨叨,见妈妈没有回应,便放肆起来,整日指桑骂槐。父亲找来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给重新丈量了一番,发现我家丝毫没有侵占她家的土地。邻居婶子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原以为父亲会得理不饶人,将义正词严地数落她一番,一扫胸中郁结的闷气,但父亲却说:“话不说不明,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还是好邻居。”邻家婶子感激涕零,从此以后的几十年里,与我家的关系非常好。
我对父亲先前的避让和后来的宽容甚是不以为然,抱怨他做人懦弱。父亲却说:“让人一步天地宽。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糊涂的时候,这时如果你针尖对麦芒地搞下去,只会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相反,你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平浪静,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就会更加敬重你。”
从此父亲这句话便深深地烙在我稚嫩的心田里。长大后,我开始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当与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便想起父亲的“让人一步天地宽”。虽然人在他乡,但遵循父亲的这句话做人,让我交了很多朋友。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人出手相助。
这样看来,让不是妥协,不是退缩,而是智慧,是策略,甚至是以退为进。让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让人一步海阔天空。
眼愁手不愁
15岁那年秋假,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妈妈去看望病重的外公,哥哥和姐姐在县城读书,家中只剩下我和父亲。
父亲找来两把镰刀,在磨刀石上磨了有十来分钟,便喊上我去割麦。当我站在地头,看到金黄色的麦浪翻涌,一望无际。唉,什么时候才能割完?我泄气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
父亲笑了:“眼愁手不愁。眼看着发愁,但只要动手去做,再多的活也能干完。”
听了父亲的话,再看父亲已经在弯腰割麦了,于是我也站起来,开始动手割麦。为了坚定我战胜困难的信心,父亲还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战术,鼓励我把目标缩短。两天不到,五亩小麦竟然被我和父亲全部割完了,站在露着齐刷刷麦茬的地里,虽累得直不起腰,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从此父亲的话“眼愁手不愁”便经常回想在耳畔。是啊,只要你拥有一双勤劳的手,什么活做不完?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后来,每逢遇到工程浩大或纷繁复杂的事情时,我便想起父亲的这句话,于是信心百倍,捋起袖子干了起来,虽不能说每件事尽善尽美,干得有多么出色,但也总能如期完成任务。
吃亏是福
父亲在乡间生活了几十年,从没有与人红过脸。每当看到乡亲们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大动干戈,他就告诫我们“吃亏是福”。他经常说:“千万莫去贪恋小便宜。今天占东家一点小便宜,明日占西家一点小便宜,时间久了,必然遭到众人的嫉恨。当遇到大便宜的时候,谁还会给你?相反,你今天吃一点小亏,明日又吃点小亏,时间久了,大家必然会把你的好处放在心上。当有好事降临的时候,大家必定合力成全你。”
仔细想想,父亲的话还真是那个理。于是在生活中我谨记“吃亏是福”,除了获得内心的安宁、平静、幸福外,我还真获得了不少好处。想来,平凡的父亲其实也是位生活的哲人呢!
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在家里闲的没事干,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打打电脑,一会儿玩玩玩具。突然一声大喊:“儿子,快写作业去。”我回应道:“我作业早写完了。”妈妈说:“那你看一会儿书去。”“好!”我回应道。我来到了屋子里,选出了一本书《安徒生童话》,我翻开书,看了一篇故事,看完了这篇故事,我大惊小怪的叫起来:“哎呀,怎么没有啦!”“没有什么?”妈妈叫道,“剩下的几十页怎么没了!”“是你小时候把它撕了!算了,我带你去书店看吧!”说着,妈妈把我拉到门口。过了一会儿,妈妈和我到了书店。我迫不及待地冲进书店。书店里人山人海,不过很安静。经过我的细选后,一本书拿在了我手里,这本书是《笑话大王》,我看了看,忽然发现了一则笑话。这笑话真可笑,我忍不住大笑起来,打破了这层安静。大家说:“笑什么笑?有那么可笑吗?”“嗯,不信你们来看看!”无数人立即拥来,把我都挤成肉饼了!这对我来说有如天方夜谭。妈陪我逛街爬山下海十几个小时仍然精神抖擞,妈出去跳舞舞技精湛三四个小时仍然称霸舞场,妈当老师一上午四堂课下来仍然声音洪亮,妈虽然近年来白发骤生容颜渐老,但妈的身体至少是健康的,精神至少是矍铄的。抑或我对她的关心实在是太少,我看到的那些都是我以为我看到的。
妈一直安慰我说,手术做得很及时很成功,她现在跟正常人没两样,也不用我回去看她,要我安心完成学业。可是,她再不敢坐飞机来看我,不敢坐火车四处去旅游,冬天下雪了便不大出屋,最钟爱的跳舞也不大去了。稍有不适,医院跑得却是轻车熟路的勤便。身体里那几只小小的金属支架宛若一只大大的铁笼,将她画地为牢,与极度自由的生活隔离开来,她被笼罩在笼子里,提前过起了清闲却又无聊之极的老年生活,并且,越发地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