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目的在于明其世系,究其根本,言其根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更重要的是资政、存史、教化。《义门陈氏族谱》续编成功,是我族中众人的—件大事。

追溯历史,陈姓在其历史上有着辉煌灿烂的年代。受姓始祖陈满,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陈,以国为姓,国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义门始祖伯宣公,有文才史略,注《史记》名闻予朝,诏征不就,其孙陈旺迁徙德安县,并以孝道治家,撰家规,建书堂,陈氏日益昌盛,聚族三千九百口,十九代同居共炊。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 0 6 2年)七月二日朝庭下旨分析义门,

思洪公分受永兴果石庄。其后入黔落业始祖陈公侔(陈三级),经四川迁徙贵州仁怀县

落业李博里五甲地名铁匠坪大房子,子孙发

达,枝叶茂盛。

我族自落业始祖陈公侔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庄迁四川,后又迁居贵州仁怀县李博里五甲铁匠坪后,至今未修缮族谱,—致沿用清咸丰已未年(公元1 8 5 9年)编修续会

云谱《义门陈氏家谱》,各房按此族谱所订

六十四辈新派行顺序逐代传延。又因后裔迁

陡逐渐增多,若不及时清理,恐后裔上不知

脉络,下字辈派行混乱。为此,陈绪志、陈

绪国、陈敬德、陈敬权、陈敬财等人提议:

在旧谱的基础上,清理陈公侔落业始祖下各

房支系,并补充世字派至前派的内容,其它

与陈公侔同时分支的房份,暂不清理。此提

议得到族中众人的积极响应,族中老幼尊卑

济济—堂,各抒己见。在短短的八个月内收

齐所需资料,并编成初稿。

这次续编族谱,是族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按照详今略古,重近轻远的原则,运用新材料、新方法,实事求是的加以记载,力求达到科学性、资料性、思想性相统—,为我族后裔留下宝贵财富,上对前人负责,下对后人提供可信的家史,我们不为修谱而修谱,而在于增强我们的寻根意识,使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九九三年十二月于中枢


0.0919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