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祖父

第一节 元宵福

 

南阳元宵民俗文化节(俗称元宵福”),历史悠久,规模盛大,群众喜爱,影响极广,参与人数之多可为寿宁境内各乡村之最。活动至1949 年停止,于1987年恢复。每年均有邻省邻县的群众前来参与,是闽浙边界颇受推崇的民俗节日。由元宵头(福户,福首各一名),年内备足柴、糯米、红糖、米豆等。正月初一日早,两位福首到社主前定当年元宵道场先生。正月初十日全村洗溪,十一日家家洗饭甑,就是将元宵做馒头(俗称冥头)用的炊具洗清洁,并且凡帮助做馒头的人都要将身体洗净。禁止市面上杀猪、溪边洗衣。十二日,开始做馒头,户户吃斋。十三日接大王、接晏公、恩祖。十五日晚在龚氏祠堂坪用竹仔、古丁香缚起烧,叫竖灯柱”,在祠内舞龙、舞狮庆贺助兴。若有功名得中、做寿、添丁、许还愿者敬送大红烛,整个祠堂大厅灯火辉煌。并于当晚定出明年的福户、福首。十六日凌晨到村外河边送走瘟神。然后送大王、晏公、恩祖回宫庙。再送斗灯到福户、福首家,表示谢劳。整个元宵才告结束。十六日上午开斋,由道场先生和帮助做馒头的人先吃,然后才开始分发各家各户馒头。

做馒头”是南阳元宵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袭着一种风俗习惯,到了元宵一定得品尝一种类似汤圆之类的代表吉祥、健康、平安、幸福、团圆的圆子——馒头。做馒头的工序甚是精细、繁杂,做馒头的场面亦可称壮观。

正月初十左右开始,福首”便开始安排各处聚集来的义工”,设立专门的指挥部,下设帐房、文房、库房、蒸房、馒头制作坊等五房。馒头制作坊里聚集了上百名义工”,是整个工程中人员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在这里,馒头经过压皮、放馅、搓圆、穿衣(粘叶)、蒸熟等工序使馒头最终成形。这些义工”不但有村中的男女老少,更有邻省泰顺、福安等周边县市及乡镇的群众元宵福”的各种神奇传说,使人们把祈福贡品馒头当成馈赠亲友的好礼物。许多人除领回自家亲人食用外,还寄往全国各地分发亲友,让亲友们都能尝到记忆中的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0.258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