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汉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泛指循吏。典出《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序》。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序》

及至孝宣,繇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译文

待到了宣帝时,由于他是身经微贱而当上的皇帝,本起家于里巷,所以深知人民的喜怒哀乐。他从霍光死后便开始亲自过问处理各项朝政,励精图治,每五天便上朝听政一次,从丞相以下各官职依次进朝禀告。待授予刺史、郡守、诸侯相等官职时,都要亲自接见询问,了解他们的思想,然后再考察其行为以与其言论相比较,有名实不符合的,必须找到它的根源。宣帝曾说道:“老百姓所以能够安心于农业生产而消除忧虑怨恨的不良心情,是因为政治清平而法律能够主持正义。而与我共同保证这一点的人,只有那些好的郡守啊厂他认为郡守是管理官吏人民的根本,频繁调换就会造成地方上的不安宁,人民当知道太守的人选十分稳定,不可欺瞒时,才会服从他的教化。所以郡守要是治理有成效,他总是亲自颁书勉励,增加其俸禄并赐以重金,或授爵号至关内侯,公卿位缺时则以所表彰者依次任用之。由此原因汉代的循良官吏才得以层出不穷,有中兴之称。如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这些人,都能做到称职尽责,但却任用刑罚,有的甚至犯了死罪。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人,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的称号,死后被祭祀缅怀,这样的风采也许就是仁德礼让的君子遣风吧。

 

后世应用

宋书·良吏传论》: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龚黄之化,易以有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诗:“下车书奏龚黄课,动笔诗传鲍谢风。”

   吴中田妇叹》诗:“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春在堂随笔》卷五:“何妨缓归棹,在此作龚黄。”

 

 

 

铁简击亲仇

 

南唐龚颖随主归宋。其叔为同朝卢绛所害。颖曰:“古之杀人以义者,令弗仇。今绛不义杀无辜。若不以为仇,非所以尽忠孝之义也。”乃袖铁简入朝。会绛陛见。颖遽前击之。太祖惊问故,颖以状对。上叹曰:“江南小国,有义士若是耶。”遂诛绛。世以忠义称之,号曰端公。

【译文】

南唐的龚颖。跟了李后主投降宋朝。他的叔父是给同在一个朝廷做官的人、姓卢名绛的所弄死的。龚颖说。古时候的定律。杀人是因为义的。那就不能报仇。现在卢绛用不义的手段杀了无罪的人。若是我还不去报仇。那就不是尽忠孝的意义了。于是暗地里在袖子带了一块铁的简版。到朝堂里。刚巧卢绛也来上朝。龚颖就赶上去打他。宋太祖皇帝见了他这样的举动很惊奇。就问他是什么缘故。龚颖就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说了。皇上叹着说。江南小小的国家里。竟有这样的义士吗。于是就把卢绛办了罪。当时的人。以忠义称呼他。另外给他取了一个号名,叫做端公。

 

 

 

 

绿萝庵里看桃花

 

明封疆大吏龚勉在早年的时候,是个潦倒文人,欠了债在绿萝庵里躲年关。他还特地写了一首《避债诗》:“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在别人家。今朝大年三十夜,绿萝庵里看梅花。”好在庵中老尼看见龚勉是个有为青年,留龚勉在庵内吃了顿年夜饭。龚勉日后发愤读书,明隆庆举榜进士,官授浙江右布政司,现杭州灵隐寺内还有他手书匾额。

由于该诗流传甚广,所以后人特别是邑人再写避债诗句,多有提到“绿萝庵”。秦铭光《锡山竹枝词》:“债台何幸傍瞿昙,日暮天寒不可堪。我佛慈悲容小住,梅花除夜绿萝庵。”周贻白《梁溪景物竹枝词》:“年终避债恨无台,且看梅花几树开。诗思宛然驴子背,绿萝庵里独徘徊……”。

“绿塔庵里看梅花”渐成一句无锡含意独特的俗话。

 

 

 

龚梦贤与曾国藩的车笠之交

 

在双峰县永丰镇铅锡庙(今元霄村)一户姓龚的人家中,一直悬挂着清咸丰年间曾国藩赠送的一块匾。其匾横长约3米、直高约2米。左上称呼与右下落款字样虽看不清了,但中间4个楷书金字南峰攸芋”还清晰可辨。只要熟悉曾国藩字体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曾国藩亲笔所书。

年上80的退休老教师龚雨生、龚再生两兄弟告诉我们,此匾是曾国藩赠给其祖梦贤公的。龚梦贤(1809-1871),号紫岩,字世业,是曾国藩在湘乡涟滨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的要好同学。他的年龄比曾国藩大两岁半,且文章写得好,曾国藩称他学长兄”。道光十三年(1838)秋,他们两人在湘乡参加县试,龚梦贤考中秀才,名列榜首,而曾国藩是榜末秀才”,他终身以此为大耻”。可是,后来又一同在长沙参加乡试时,曾国藩中第38名举人,而龚梦贤名落孙山;原因何在呢?据传在乡试前,他俩各写了一篇准备应试的文章,并互相交换看了,曾国藩很欣赏龚梦贤的一文,龚就对他说:你喜欢此文就拿去吧,我再写过一篇就是。”谁料,这次乡试中,曾国藩就是以龚那篇文章之立意而作文中的举,龚梦贤自己另作的一文却未写好。从此,龚认为自己没有读书做官的命运,以后再不应试,也不想做官了,曾国藩做了京官后,未忘龚梦贤这位学友,曾多次想举荐他到某地去做个地方官。龚梦贤婉言谢绝说:做官吧,我勤来做个梦,懒来梦也不做。”其意是官运由命里注定,做梦也想不到的。在永丰地方,至今还有人对做不到或不想做的事,习惯用龚梦贤流传的这句话来说:我勤来做个梦,懒来梦也不做。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曾国藩在京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龚梦贤则一直在乡间设馆教书。是年秋,龚梦贤为改葬祖父龚陵高,写信给曾国藩请他为祖父作墓志铭,曾国藩欣然答应了。龚雨生先生出示的《湘乡龚氏三修族谱》(此谱由龚梦贤次子荣价主修,宣统元年版)中有曾国藩所作的《陵高公墓志铭》一篇,文中曰:公孙龚梦贤,与国(藩)有车笠之交,而贤又与予同补博士弟子,岁丁未,将新修公墓,邮书京师,请予文,镵诸石,予不敢辞”。可见他们在涟滨和岳麓书院同学是完全可信的。文中说他们有车笠之交”,是先在读书时期,龚家比曾国藩家要富裕,但后来曾国藩做了京官,家里比龚梦贤家更富了。不过,他们从不因贫富贵贱而改变两人之间的友好。文中说的同补博士弟子”,即在湘乡同中秀才。

咸丰二年、七年,曾国藩为奔母丧和父丧,曾在家守孝,龚梦贤曾两次去荷叶黄金堂吊丧。据说,龚梦贤还应曾国藩之请,在曾家当过好几年塾师。咸丰八年(1858)春,永丰镇犁头嘴河发大水,龚梦贤家被水淹,要重建房子。这时,曾国藩正在家为父守孝,他不仅在资金上对龚梦贤家给予了援助,在房子落成时,因自己再次出山带兵,托家人给龚家送去了贺匾。我们同龚老师探讨曾国藩赠的南峰攸芋”匾额其含意何在,龚雨生老师从家中拿来一本《诗经》,为我们找到了其匾攸芋”的出处。《诗经·斯干》中有君子攸芋”句。查《毛序》:《斯干》,宣王考室也。”可见,这是歌颂周王官室落成诗。又查阅辞书,”,语助问,含有于是”之意;”,同”,庇复,居住。曾国藩借用《斯干》中的攸芋”,正是歌颂龚梦贤新居的落成,南峰攸芋”即南峰之下,(龚家)住着多舒畅呀!

时间已快过去一个半世纪,而龚梦贤的住宅依然存在,尤其是他的车笠之交”曾国藩当年为他的新居落成而赠送的匾,曾长久正地悬挂在厅屋。

最近,曾国藩实验学校已将此匾珍藏。


0.1179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