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典籍一:法显——《佛国记》

【作品简介】

《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历游天竺记传》等,一卷。东晋法显撰,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佛国记》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品意义】

它是汉人从长安经西域至印度的陆路行程,和从印度泛海至中国的 海路航线的最早记录。由于书中记叙的西域古国早已灭亡,典册罕存,本书便成了研究这些古国的历史变迁的稀世珍宝,因而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自十九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法文、英文、日文等,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此书的著作。

四库提要记载

法显,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还到京,与天竺禅师参互辨定,以成是书。 胡震亨刻入 秘册函中,从旧题曰《佛国记》。而震亨附跋则以为当名《法显传》。今考郦道元水经注》引此书,所云“於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以下八十九字,又引“恒水上流有一国”以下二百七十六字,皆称曰《法显传》,则震亨之说似为有据。然《隋志·杂传类》中载《法显传》二卷,《法显行传》一卷,不著撰人,《地理类》载《佛国记》一卷,注曰沙门 法显撰。一书两收,三名互见,则亦不必定改《法显传》也。其书以天竺为中国,以中国为边地。盖释氏自尊其教,其诞谬不足与争。又于阗即今和阗,自古以来,崇回回教法,《钦定西域图志》考证甚明。而此书载其有十四僧伽蓝,众僧数万人,则所记亦不必尽实。然六朝旧笈,流传颇久,其叙述古雅,亦非后来行记所及。存广异闻,亦无不可也。书中称 弘始三年,岁在 己亥,案《晋书》姚苌弘始二年,为晋隆安四年,当称庚子,所纪较前差一年。然《晋书本纪载赵石虎建武六年,当咸康五年,岁在己亥。而《金石录》载《赵横山李君神碑》及《西门豹祠殿基记》,乃均作建武六年庚子,复后差一年。盖其时诸国纷争,或逾年改元,或不逾年改元,漫无定制。又南北隔绝,传闻异词,未可断史之必是,此之必非。今仍其旧文,以从阙疑之义焉。

 

 

典籍:刘涓子撰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作品简介】

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称《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鬼遗方》主要是介绍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知识,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并且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

学术价值

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典籍:龚鼎臣—《东原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作品简介】

(《东原录》)多考论训诂,亦兼及杂事。其说经多出新解。如谓《书》本无百篇,孔子存甘誓,欲以见父子相传之义,存盘庚,欲以为迁都之戒,并《洪范》错简之说亦自鼎臣发之,皆颇不可训。其解杜甫今日起为官句,谓今日为金日之讹,以金日磾实之,尤为穿凿。然如解《易》之鼎金铉即仪礼之鼎扃,解《礼记》升中於天为《左传》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之中,解杨子如玉加莹句,据《唐类书》证李轨注为误本,解《后汉书》注引《潜夫论》化国之日句为章怀太子避高宗讳,解马融轶越三家句为指三王,以及引《说苑》子桑伯子事,证王肃注之漏,引汉《地理志》有煮枣,证颜师古注之漏,引王弼解子弓为朱张字,证杨倞《荀子注》之误,引蹶训为倒,证高诱《吕览注》之误,引殷仲堪天圣论解仁宗年号,证拆字为二人圣之非,引《汲冢记》证汤墓在河东,证刘向说之非,皆颇有考据。所记杂事,如太宗赐进士诗。御注艺祖批答赵普论王仁赡,及幸绫锦院警戒梁周翰事,郑氏《诗谱》别有全本,欧阳修所得乃残帙,文彦博家庙不作七间,乃用唐杜岐公家旧式之类,亦皆可资参考。惟所称邵亢学士家作三代木主,不更画影,盖非古礼云云,其说最谬。以上下文义推之,当作盖用古礼。传写误用为非,非其旧文,未可以是病鼎臣也。

——摘自《四库提要》

 

 

典籍:龚明之——《中吴纪闻》 

【作品简介】

南宋地方风土掌故笔记。六卷。

《中吴纪闻》为龚明之晚年之作,目的在于保存一代遗闻轶事,使后来之人不忘吴中地区所流传下来得的风物人情。其素材来源,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幼年从祖父处听到的有关人物教育世人的事迹;二是与当地名人魁士接触所得之见闻;三是亲身经历所知之事及感受。故书中所记,大多翔实可信

《中吴纪闻》仿范纯仁《东斋纪事》、苏轼《志林》之体,编次成帙,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诸如吴中地区宰执郡守、文人名士的遗闻逸事、诗文酬对以及该地区的名胜古迹、风土民情、鬼神梦卜、僧道行迹等,均有收录。此外,此书所采摭的吴中故老嘉言懿行,及其风土人文为新旧图经范成大《吴郡志》所不载者,因而更为研究吴地文学和历史者所重视。

 

 

 

 

典籍龚鼎孳——《定山堂集》

【作品简介】

《定山堂集》包括《诗集》四十三卷,《诗余》四卷。《诗集》卷一、卷二为五言古诗;卷三、卷四为七言古诗;卷五至卷十五为五言律诗,卷十六至卷三十二为七言律诗;卷三十三为五言排律,卷三十四、卷三十五为七言排律;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三为七言绝句,各卷均按年代为序编排。《诗集》前有吴兴祚周亮工、吴伟业、尤侗、钱谦益等人的序。《诗余》4卷,编年排次,前有丁澎作序。

【作品赏析】

诗集中的作品大多反映了龚鼎孳身历几朝更替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吴伟业序称其诗:“有感时佗傺之响而不孜于和平,有铺扬鸿藻之辞而无心于靡艳。”龚鼎孳写诗多是凭借才气,遣词缛丽,用典富赡,可是往往剪裁不够,再加上他的诗多为宴饮酬酢之作,往往显得“词采有余,骨力不足”。

不过,在他身经变乱有了切实生活感受后,也写了出了一些内容深厚,笔力矫健的佳作。如七古《多陵篇用李空同汉京韵篇》、《寿白母长歌一百二十句》、《挽船行》;律诗《过城东戚贵诸里第》、《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计纪事和韵》、《丘曙戒侍讲谪ヘ琼州》;绝句《上巳将过金陵》、《灯屏词次牧斋先生韵》等,无论感慨兴亡,叙述友情,还是反映民生疾苦,均写得情意深挚,气韵不凡。

 

 

典籍:龚自珍—《定庵文集

【作品简介】

《定庵文集》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他在22岁时就自编了一部文集,题名《伫泣亭文集》,后又编成《定庵古文》两卷,均是稿本。龚自珍死后,魏源根据其子龚橙的存稿,选编《定庵文录》13卷,并为之序,但未刊刻。龚自珍的另一好友曹籀也获得龚氏遗文抄本,于1868年刊刻《定庵文集》上中下3卷和《续集》4卷。1886年汤伯述从龚橙处得到一批残稿,编成《定庵文集补编》4卷。

 

 

 

典籍:龚自珍—《己亥杂诗

【作品简介】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收录315首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作品赏析】

《己亥杂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著作目录

(南北朝至清朝)

朝代作者籍贯著述目录

南北朝

  楚国迈德论
龚茂良福建莆田静泰堂集39集、文献遗考60卷、《奏议》6卷
龚鼎臣郓州须城东原录》、《周易补注》《楚清生主义集外集8卷等
龚孟夔江西临川宦游拟稿》、《楚清居士集40集
龚霆松江西贵溪四书朱陆会同注释
龚泉峰江西进贤周易集疏 、朱子讲求
  福建光泽运历图》、《正己蔵
龚宗元福建光泽武丘居士遗稿
龚道元江西新建云山夜话
龚  翊江西新干桃源渔唱集
龚明之江苏昆山中吴纪闻
龚颐正浙江遂昌芥隐笔记》、《续释常谈
  浙江遂昌周易新讲义
  福建晋江《楼居集》

龚  弘上海嘉定玉书楼稿6卷《蒲川稿》4卷、嘉定县志
  江西铅山鹅湖集6卷、经野类抄28卷、朱子之说》、《六经图》等
  江西金溪古今医鉴l6卷
龚廷贤江西金溪寿世保亢l0卷、济世全书》、《鲁府禁方》、《神杏仙方》、《万病回春8卷、云林神毂》、《小儿推拿秘旨》、《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复明眼科外科神验全书》、《医学准纯》、《秘授眼科百谈全书》、《痘疹辨疑全幼录
  江苏昆山野古集5卷、龚安节先生年谱》、《满楼丛书本
  浙江余姚西槎疏草》、《全陕政要
龚用卿福建怀安明伦大典》、《明会典》、《使朝鲜录》、《云冈选》、《云图集》、诗余
龚之伊湖南澧州桃花庵集》、《甲寅集》、《简金集
龚居中江西金溪红炉点雪》、《福寿丹书》、《小儿痘疹医镜》、《幼科百数全书》、《外科百效全书等20余巻
龚定国江西金溪云林女科秘方l 卷
  江西南昌义宁州志
龚挺宵江西清江梦阁集
龚守约江西清江书礼春秋类疑得矢
龚一鹏江西清江葛山集
龚守愚江西清江临江先哲言行录
龚  亨江西清江丛琢记
龚文亮江西丰城龙图易注
龚出伊江西宜丰效颦稿
龚锡爵未详永新县志8卷
龚  捖江苏晩翠庵集
龚  策江苏武进玉l堤 近著》、《.晋之诗抄》、《读史漫咏
龚  雷江苏苏州人鲍氏战国策注10卷
龚云致福建晋江不迩斋诗集
龚廷宾福建晋江居家懿范等集
龚  章福建莆田八闽通志
龚  霖福建莆田春秋发明十二卷》.
龚  厚福建晋江芳草集
龚  绂
龚安节先生年谱l巻
龚时宪江苏太仓《洪武正韵注疏》16卷、《玉篇鉴谱》四十卷
龚鼎孳合肥芝麓集26巻及定山堂文集》、《地理志》、《氏族志》、《绥寇纪略》、《梅村集》、《定山棠诗集》、《定山堂词集》等
龚  贤江苏昆山画: 《溪山无尽图》、《深山飞瀑图》、《木叶丹黄图》、《急峡风帆图》。著:《香草堂集》、《画決》、《龚半千授图画稿》等
自珍浙江杭州定庵全集1.0卷、定庵文集3卷、龚定庵续集4卷、左氏决疣》、《春秋决事比》、《尚书马氏家法》、《尚书序大义》、《左氏春秋服杜补义》、《大誓答问
龚之钥浙江钱塘前后出塞录
龚静照江苏无锡永愁人集
龚百乐江苏武进龚介眉诗集》、《湘笙闲草》、《吹万阁草》
龚廷历江苏武进稽古订讹
龚都美江西乐安怀观堂剩稿
龚士燕江苏武进象纬考》、《历言大略》、《天体论》等
龚翔麟浙江仁和田居诗稿》、《红藕山庄词选》、《浙西六家词选》
龚明远湖南流州荫嘉园小稿
龚健阳湖北天门胡传辨十余篇
龚  炜江苏昆山巢林笔谈8卷、旃林诗草
龚  沦江苏苏州述古适3卷
龚景瀚福建闽侯澹静斋文抄8卷.
龚世增江西南昌今月影诗集
龚  鉽江西南昌大如集》、《.龚欧可文抄》、《龚欧可诗抄40卷、王蔬轩存草1 巻、香河百选》、《南昌年俗考乐府诗抄》、《景德镇陶歌》、《和骖鸾集2卷、怀旧百一诗8卷等
龚炳江西南昌甫岩诗钞
龚勖振江西宜丰澄江文集》、《四书汇精讲义》、《缓轩诗稿
龚乃疆未详难经启蒙2 卷。
龚自璋浙江仁和医方易简10卷、医方易简新编,6巻
龚国琦江西南昌木草汇编
龚浩然上海高行伤科指要3巻
龚时瑞未详医药
龚星台江苏宝山全婴秘要
龚鸣盛上海崇明 风集医案l卷
龚元玠江西南昌《十三经客难48卷、黄淮安澜编2卷、畏斋文集4卷、钢鉴宗类合编》、《订正孔子世家》、《铜仁瞻言表》、《杏坛见贤列传》、《龚氏读书法》等
龚大万湖南武陵赐扇楼诗集                 
龚立海湖南巴陵垂云山房集
龚  橙浙江仁和诗本谊》、《形篇》、《名篇
龚元燮湖南沅陵见闻录
龚丽正浙江仁和国语韦昭注疏
龚步瀛江西南昌珠水集》、《班草》等
龚秀章江西南昌冰心亭诗文集》等
龚起元江西南昌字毋切要》、《泽天经纬仪》、《南麓稿》、《南麓纪略》等
龚易图福建闽候谷盈子十二篇》、《乌石山房诗存》、《龚蔼仁自订年谱l卷、龚氏四世循良传》、《乌石山房藏印》等
龚溥庆江西修水师竹斋笔记8卷,诗钞》、《文稿》、《杂俎》、《代筋草
龚  治江西修水渤海郡考
龚云海江西修水水蓉轩诗文遗稿
龚焕昌江西修水春船诗草
龚享漳江西修水妇科辨论2卷
龚千浚江西修水云程時賦遗交稿8卷
龚世被江西修水四书典要》、《齐岚诗草
龚世衢江西修水渊源堂文稿
龚道光江西宜丰随游草
龚自谦江西宜丰龚氏谱略
龚永让江西武宁澧江诗草       
龚  正江西南昌慎修斋诗文集》、《講园草》、《鼠全集》、《少保杂记
龚守正浙江仁和季思雪定年谱1卷
龚显曾福建泉州薇花馆诗文抄》、《温陵丛话》、《亦因脞牍》、《温陸诗记
龚维琳福建泉州芳草堂诗赋抄
龚必第福建晋江南邑祖文祖母筑城碑记
龚锡瑗福建晋江邮亭草1卷
龚  元福建晋江四书五经讲义
龚九震福建晋江筮仕箴》、《李计余录
龚维琨福建晋江琴舫杂稿        
龚家尚福建福州龚光禄年谱
龚又村福建福州龚缙熙自编 稿本》、《龚又村自怡日记32卷
龚福康福建福州退省帝诗抄》、《广东佛冈厅志
龚  鉴浙江杭州《龚甘泉集》、《毛诗疏说》、《龚明水稿》
龚  铎浙江杭州三愿堂集10巻
龚  缙
龚又村年谱稿本
龚  荣福建福州.台湾小史
龚  笙
分宜县志32巻
龚金锜
金山县志
龚  珪四川万县志
龚半伦浙江杭州元志15卷、雁足灯考2卷、诗文集40卷



0.3461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