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TZEAXZMF9C4`W95%LXILCFK.png

徐义庄祠


简介

徐义庄祠(阁老厅),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茶东新村内。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阁老厅为宜兴著名历史人物徐溥的宅第,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厅内所藏的明刻“楚颂碑”等刻石亦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徐溥(1428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宜兴溪隐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殿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授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其后历任户部、吏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为首辅。徐溥为官较久,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帝,有“四朝元老”之称。阁老厅建于明弘治年间,是徐溥告老回乡后建的宅第。因徐溥入阁为相12年,也称徐阁老,故乡里称其建筑为阁老厅。清咸丰年间建筑大部被毁,光绪年间重建。

阁老厅建筑面南座北,有东西两个轴线,各有建筑四进,南临荆溪,是一处较具规模的明代建筑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因旧城改造,其建筑大部被拆除,仅保存了东轴线二至四三进建筑,通面阔30米,进深40.50米。第二进硬山顶,面阔五间19.20米,进深8架12米。第三进硬山顶,面阔三间21米,进深8架9.35米。该进原称花厅,即“白虎堂”,又称“保义堂”。厅内梁、枋上原均有彩绘,现已不存。在其北墙上,嵌砌有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书写的“楚颂碑”及南宋宰相周必大、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及徐溥本人等跋楚颂帖的刻石多块。第四进面阔九间29.50米,进深8架7.80米。


人物简介

徐霖(1462年—1538),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先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后移居金陵。明代戏曲作家。

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

徐霖幼年起即居南京。王世贞说徐霖才气超过陈铎,但作品不如陈作稳协。正德末,武宗朱厚燳南巡,经皇家伶人臧贤的推荐,曾在武宗左右备顾问,所填词曲颇为皇帝欣赏,屡次要他入朝为官,他辞而不就。徐霖散曲大多未能传存,《南宫词纪》录其〔山坡羊〕《闲情》两首,可略见其风格。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写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故事,情节本于唐代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但也受元代相同题材的石君宝的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的一定影响。剧中李亚仙与郑元和之父郑儋的形象写得尤为成功。沦落娼门的李亚仙心地纯洁,对情人情深义厚,与封建官僚郑儋外表道貌岸然,实则残忍无情,形成鲜明对照。徐霖对下层生活比较熟悉,剧中的仆人来兴,店主人、卑田院的众乞儿都写得逼真而各具特色,从中可以见到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真实侧面。作品较少枝蔓,语言本色、洗练,但郑氏父子和解的结局则写得过于简单和粗率。正德十四年(1519)赋宗南巡,近侍上其词翰,武宗两幸其宅,并成剪其长须作拂尘,霖乃自号髯翁,父称髯伯。工山水、花卉、松竹、蕉石,皆奕奕有致。亦工篆刻。与沈周交善,弘治三年(1490)访沈(周),吴伟为此作《沈徐二高立行乐图》以志之。通音律,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松竹。善山水花卉,工书法篆刻。日本使臣尝得徐霖书作,多珍藏。武宗南巡,他以蔬菜,鲜笋款待,对饮垂钓,并随帝入京。喜藏书,在金陵时,筑“快园”多藏宋员版本和其他各类图书。卒后,部分精抄宋椠,归于毛青城带至四川。传世作品有《菊石野兔图》轴、《花卉泉石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正德九年(1514)作《初日蟠桃图》图录于《中国历代名画集》;著有《远游记》《晚游录》《古杭清游稿》《丽澡堂文集》《快园诗文集》《续画史会要》等。


0.096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