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即穆炳坛家,兄弟八人未做官,有田百顷。穆氏四合院原有房舍80余间,是一宅三院五门相照,座北面南的清代建筑群,现存四合院是中宅院和楼院,共31间。中宅院正堂五间,进深三间,明三暗五,前出后包,青砖小瓦,五脊六兽的硬山式建筑。前有过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形成一个方正的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其窗户、隔扇皆为木质透花雕刻,房檐处和山墙上的砖雕亦古朴典雅,人物、花鸟等雕刻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穆氏四合院是按一定的轴线组合成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它反映了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后楼四合院建筑与此雷同,只不过正常为楼房。商丘古城内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建筑尚有20余处,虽有雷同,但又各具特色。
在中宅院正堂内,陈列着一张精美的雕花床,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鲤的红木床。床上的雕刻和床壁上镶嵌的一片片彩瓷,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其薄如纸,堪称珍贵文物,更令专家们叹为观止。这张床清光绪年间曾流落到进士蔡同春家,20世纪80年代初又辗转流落到穆氏四合院。
穆氏四合院墙上的砖雕古朴典雅,屋内的陈设精美独特,堪称珍贵文物。整个四合院有房舍31间,坐北朝南,是一宅三院五门相照的清代建筑群。其窗户、隔扇都是木质花雕刻
穆氏四合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内,是商丘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为清代穆炳坛家族的宅院,穆炳坛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商丘古城内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现为商丘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2001年,穆氏四合院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16日,穆氏四合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穆氏即穆炳坛家,兄弟八人未做官,有田百顷。穆氏四合院原有房舍80余间,是一宅三院五门相照,座北面南的清代建筑群,现存四合院是中宅院和楼院,共31间。中宅院正堂五间,进深三间,明三暗五,前出后包,青砖小瓦,五脊六兽的硬山式建筑。前有过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形成一个方正的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其窗户、隔扇皆为木质透花雕刻,房檐处和山墙上的砖雕亦古朴典雅,人物、花鸟等雕刻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穆氏四合院是按一定的轴线组合成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它反映了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后楼四合院建筑与此雷同,只不过正常为楼房。商丘古城内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建筑尚有20余处,虽有雷同,但又各具特色。
在中宅院正堂内,陈列着一张精美的雕花床,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鲤的红木床。床上的雕刻和床壁上镶嵌的一片片彩瓷,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其薄如纸,堪称珍贵文物,更令专家们叹为观止。这张床清光绪年间曾流落到进士蔡同春家,20世纪80年代初又辗转流落到穆氏四合院。
穆氏四合院墙上的砖雕古朴典雅,屋内的陈设精美独特,堪称珍贵文物。整个四合院有房舍31间,坐北朝南,是一宅三院五门相照的清代建筑群。其窗户、隔扇都是木质花雕刻
穆氏四合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内,是商丘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为清代穆炳坛家族的宅院,穆炳坛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商丘古城内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现为商丘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2001年,穆氏四合院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16日,穆氏四合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