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元发(1020年—1090年),原名甫,字达道。浙江东阳人(现东阳市吴宁街道滕(陈)宅街人)。为范仲淹外孙,性豪爽,不拘小节,自幼能文,与舅舅范纯仁一同学习,在科举考试中两中探花,三次担任开封府尹。镇守边关,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有《孙威敏征南录》。
人物简介
后避高太后之父高遵甫讳,以字为名,改字达道。吴宁镇滕宅街(今陈宅街)人。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湖州通判。
滕元发祖上为唐宋名臣,世代官宦。其母为范仲淹之女。滕元发性格慷慨豪爽,不拘小节,9 岁能赋诗,范仲淹见后连连称奇,将滕元发接到家中,与其子范纯仁一道,师从当时的名师胡瑗。后与范纯仁一同举进士,主试官宋祁奇其文,擢置第三。可是宋仁宗认为滕元发考卷中的一诗不合程式,于是将滕元发罢黜。但他没有悲观失望,反而加倍用功研读,终于在八年后再次高中第三名。两中探花,在中国1300 年科举史上绝无仅有。
英宗很器重滕元发,曾将他的名字写下来放在身边以备重用。神宗时,历任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神宗向大臣询问治乱之道,滕元发说:“治乱之道有如黑白东西,黑白不分、东西易位的原因在于朋党象征。若无朋党,君王只要有中人之资,即能治理。否则,英明过人的君王也面临危险。”神宗认为是至理名言,揣摩叹息久之。苏轼挽诗云:“先帝知君早,虚怀第一人。”
京师地震,滕元发上疏陈述其原因,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被排挤出京,任秦州知州。河北大地震,元发被任命为安抚使,他在危房里办公,对下属官员和老百姓说:“人民指望我这个政府官员,如果房屋倒塌,我会跟人民死在一起。”他敛葬死者,救济饥民,蠲免田赋,修筑堤坝,查察贪残,督捕盗贼,日夜操劳,使灾区秩序渐趋正常。后任开封知府,断案如神。但因敢于冒犯皇亲国戚,曾两次被免,继而又复任,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三次担任开封府尹(包拯为两任)。
时西夏内乱,元发建议趁机进取,可不劳而定。神宗奇其策而示未采纳。西夏犯境,神宗召对,滕元发直言以告,君臣之间有如家人。后任龙图阁直学士,在郓州、定州、青州、应天府、蒲州、邓州、安州、筠州、梅州等地任职,迁延地方十年。元祐中,调任苏、扬二州。淮南京东饥荒,滕元发虑及灾民将至,难免疾疫流播,乃出城视察废旧营地,命富户出资搭建芦苇、竹篾、茅草等临时住所2500 间,井、灶、器用皆备,保全灾民五万多。授龙图阁直学士,复任郓州知州。
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梅州培育人才风气之先。
滕元发继调真定、太原,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坚守国土,激烈反对皇上将四座边寨赐给西夏人。滕元发以年迈为由请求到淮南任职,朝廷授他为龙图阁学士,又让他知扬州,赴任途中亡故。卒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章敏”。苏东坡为之撰《滕学士甫墓志铭》。苏氏兄弟均作挽诗悲悼。
滕元发著有《达道文集》20 卷。所著《孙威敏征南录》收入《四库全书》。《宋史》卷三三二有传。
滕元发(宋)
浮云楼
举头便是长安日,弄袖时飘梦泽风。
茂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在碧云中。
寄越州范希文太守
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
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日宫。
结客
结客结英豪,休同儿女曹。
黄金装箭镞,猛兽画旗旄。
北阁芒星落,中原王气高。
终令贺兰贼,不著赭黄袍。
句
主人留客醉,酒美蟹螯肥。
句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连。
句
万国休后外,群生奏凯中。
句
寒日边声断,春风塞草长。
传闻汉都护,归奉万年觞。
句
负鼎早为汤右相,有文今作鲁夫人。
句
葱岭占佳气,氊裘拜未央。
送程给事知越州
又领州麾过故乡,谁怜肚胆异班行。
患销南海城先具,气压胡天国自强。
造膝华褒辉黼黻,跋朝佳句敌琳琅。
圣君求治如星火,休斗新诗恨丈光。
送俞汝尚致仁还乡
清明冲节是身谋,御史郎官不肯留。
回首轩裳双脱屣,放怀天地一轻沤。
卞云苕月柴门静,菱雨苹风野艇秋。
仰羡冥鸿空自愧,区区图报示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