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1.jpg

  

  刘铭传旧居,俗称刘老圩,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大潜山西北麓约2公里处,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刘铭传在北方剿捻后兴建的淮军将领庄园之一。

  刘铭传旧居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略短的矩形状,金河环绕而过,三面环山,占地百余亩。圩内南部为生活居住区,北部水堰中有大小两座小岛,圩四周有条宽约10—15米的护圩壕沟。外濠内东南东北各有一座大吊桥,两吊桥处均有两层门楼各7间;进门楼后是内濠,又有三座吊桥、三座门楼。濠内侧砌有石围墙,围墙转角处筑有碉楼,有房屋建筑约300间。 

  建筑正大厅为三进,每进13间,头进与二进天井院内是回廊包厢,第三进为两层堂楼;正厅面对连接外濠的月牙塘,月牙塘为两角尖内弦为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有长方形花圃,四周雕刻石栏杆,两边有石桥相连。正厅西南角是西洋楼,三间两层,为藏书楼。正厅北面为钢叉楼,五间两层,此楼有“压邪镇圩”之意。钢叉楼后建有“盘亭”,亭内原存放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虢季子白盘。建筑均为排山排柱,雕梁画栋。1950年部队进驻刘老圩后,对圩内大部分建筑进行了改建或新建,原有建筑仅存三幢(17间),改造后旧房三幢(12间),自然环境依旧。

  刘老圩是刘铭传现存的唯一旧居,规模庞大,建筑整体以清末官宦乡间庄园风格为主,集防御、生活、休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庄园建筑风格,在江淮地区极具代表性。刘铭传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病从台湾离任后,返回故乡休养就住在这里。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004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