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魏象枢(1617年—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送,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象枢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

魏象枢一生著述颇丰,关于立身行己的很多内容都穿插在他给别人写的序记传以及书信来住中,从中采录30条形成魏象枢家训内容,以供后人研究并有的启迪。

1.人之存心忠厚者,必立言忠厚;立言忠厚者,必作事忠厚。身必享忠厚之福,子孙必食忠厚之报。

2.败家子有二种,奸荡赌博,骄奢纵佚,花费祖父之资产者,败其家门也,此则愚顽不读书之人为之;妨贤病国,罔上行私,贪贿肥家,害人利己,辱没祖父之名节者,败其家世也,此则聪慧能读书之人。不可不辨!

3.昔人曰:“儿子从宦者,贫乏不能自给,此是好消息。”又云:“世路如漆,虽明者不能自见。惟稍远争地,常负屈称,乃是好消息。”

4.择阳宅有五患,不近寺庙,不近城垣,不近卑湿,不近屠沽之所,不近奢淫之家,即吉宅也。若以祸福论之,只在修德与不修德者,各有所验。今人不修德而求地,将谓山川有灵,其许之乎!

5.俭,美德也。余谓仕路诸君子崇尚尤急。数椽可以蔽风雨,不必广厦大庭也;痴奴可以应门户,不必舞女歌童也;绳床可以安梦魂,不必花梨螺钿也;竹椅可以延宾客,不必理石金漆也;新磁可以供饮食,不必成窑宜窑也;五簋可以叙间阔,不必盛席优觞也;经史可以悦耳目,不必名瑟古画也。去一分奢侈,便少一分罪过;省一分经营,便多一分道义。慎之哉!

6. 一味疾人之恶,小人之祸君子者,十有八九,终日扬人之善,君子之化小人者,十有二三。

7.怨由公起,终日不解,而再日悔之;怨由私起,终身不解,而子孙衔之。大凡同理一事,意见偶有不合者,公怨也;各图一事,心志不能独快者,私怨也。学者当以怨之深浅,辨心之公私。

8.清心寡欲,寿之骨也;济人利物,寿之血脉也;节饮食,慎起居,寿之皮毛也。今人置数者不讲,一遇诞辰辄杀生置酒,亲知满堂。或进火枣、交梨、冰桃、雪藕之诗;或奏白鹤、青牛、丹鼎、绛云之曲。虚文无当,俗套相酬,绝不及身心性命一语。甚且寿翁而夸子孙之贵,寿子而表家世之尊,于骨、于血脉、于皮毛,毫无裨益。彼穷乡之人,姬妾少、滋味淡、嗜欲寡、心气平,尚有问精力之盛衰,而劝以保啬休息者,独士大夫不闻此风也!

9.以贿予人而祸随之,每每中人不及觉。士大夫受贿嘱托,得人数金之报,遂喜而不以为忧。如挖煤窑、掘涸井,富翁处高堂之上,给钞觅佣工辈。凡坠死、淹死、压死,而富翁无罪也。夫佣工贫寠子耳,犹为衣食计也,遂忘躯命矣。若拥高爵,食厚禄,既非饥饿,不谋朝夕,何得以性命殉人哉!

10.官迁则为常,贺客之来,十有八九;官死则为变,吊客之来,十无二三。殊不知喜庆之家,视客如蒸云,多一人不见其多;哀戚之家,视客如晨星,少一人亦觉其少。故行贺于权要显贵者,宜迟一日两日而登门;行吊于贫寠单寒者,量捐一金二金以为赙。此固贤者之所为也!

11.士大夫背人耳语,必非正言,贿耶?淫耶?谤耶?识者不可得而闻,亦可得而料矣。余从旁观之,深以为戒。故立朝十四年,幸未蹈此。

12.今人见科目仕路中人,谓某某有功名矣。余不敢信,问客,客曰:“列高榜,登甲第,得显官,居要路,非功名而何?”余始知今人之功名异于古人也。古人之功或在社稷,或在封疆,或在匡君,或在养民。古人之名,或在尸祝,或在口碑,或在文教,或在史传。一代之有功名者不数人,一人之有功名者不数事也。何今人功名之多也!

13.子为父母庆生辰,膝下称觞,情也,礼也。至于我之生日,乃母难之日也,若受亲戚邻里门徒故友之祝,开筵扮戏,馈遗杀生,于心安忍!然斟酌情礼,凡我之生日,当斋心以报亲,令我之子孙,次日称觞以尽孝,庶几两全矣。

14.人之所畏者有三等:长天命者,上也;畏国法者,次也;畏冥报者,又其次也。总以畏清议为下手工夫。人之所爱者亦有三等:爱人才者,上也;爱百姓者,次也;爱文章者,又其次也。要以爱名节为切实本领。

15.每日所言所行,尽合于理,理顺则心安,心安则可以对天,可以对人。何等清闲受用,泰然而乐也。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

16.每日所言所行,不合于理,理不顺则心不安,心不安则强欲瞒天,强欲瞒人。何等消阻闭藏,戚然而忧也。故孔子曰:“小人长戚戚。”

17.凡不义之财,不可以供神,不可以祭祖,不可以献亲,不可以贻子孙,不可以修家祠、置坟墓、买书籍,惟济贫救荒,施药埋骨,修桥补路,庶几可耳。不然,死后听姬妾携作改嫁资,亦得好好散去也。

18.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朝廷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19.薄于朋友者,薄亲戚之渐也;薄于乡党者,薄宗族之渐也。

20.居官者,一揖一让,一拜一跪。固当为朝廷存体统;一进一退,一取一予,亦常为父母存体面。

21.君明、臣良、父慈、子孝,才见得天地位;若不君、不臣、不父、不子,便是天地不位了。拒杨墨,驱虎豹,疏九河,殛四罪,才见得万物育;若为我、兼爱、率禽兽食人,便是万物不育了。故曰:“至诚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22.闻誉虑其或无,闻毁虑其或有,是为己之学。

23.修身如修屋,一处不密,一处便漏。

24.欲友天下之善士,须绝诗酒之滥交。

25.心安则言行安,言行安则梦魂安,梦魂安则生死安。生死之不安者,心不安也。

26.贫贱立品,富贵立心,方是天地间真男子。

27.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28.背后有言,面前无议。生前有笑,死后无泪。兄弟为假,夫妇为伪。朋友之交,如此者祟。

29.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士君子进不能表率一国,退不能表率一乡,皆足贻诵读、羞溺于诗酒者,相去一间耳。

0.1291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