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世:陈胡公满,字少汤,本妫姓,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娶周武王之女太姬,于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封于陈,以取代商朝所封的虞遂后裔之陈国国君,侯爵,为周朝陈国首封国君,可看是第一个姓陈的人
第2世:申公犀,胡公之子 相公皋羊,一作臬羊,申公之弟 满氏、蒲氏之先祖,亦胡公满之后
3/76
第3世:孝公突,申公之子 胡氏先祖,亦申公之子,即胡公之孙 靖伯庚,孝公之弟,袁氏先祖
第4世:安公填,孝公之子
第5世:威公昭,安公之子
第6世:慎公圉戍,威公之子 来将,威公之子
第7世:幽公宁,慎公之子 卑,来将之子,仇子氏
第8世:厘公孝,一作僖公,幽公之子,有10子
第9世:武公灵,厘公之子 针子,武公之弟,针氏先祖
第10世:夷公说,武公之子 平公燮,夷公之弟
第11世:文公圉,平公之子
第12世:桓公鲍,文公之子 公佗(古他字),即五父,桓公之弟,在位7年,无谥号,以厉公纪年
第13世:太子免,桓公长子 厉公跃,太子免之弟,在位5个月,后人将公佗在位时间以厉公纪年,另称跃为利公,跃之子完 庄公林,厉公跃之弟,庄公子颛孙,先奔齐后奔鲁,为颛孙氏 宣公杵臼,庄公林之弟
第14世:太子御寇,为父宣公所杀 穆公款,宣公少姬之子,有孙孔宁,后人有孔氏 子夏,字少西,亦宣公之子 庆氏之祖,宣公之后代
第15世:共公朔,穆公之子 御叔,子夏之子 少西氏,亦子夏之后代
第16世:灵公平国,共公之子 公征舒,御叔之子,别姓夏
4/76
氏,称夏南,母称夏姬
第17世:成公午,灵公之子
第18世:哀公弱,一作悼公,成公之子 招,即公子招,官司徒,其后有司徒氏 黄,即公子黄,公子招之弟过,即公子过,亦公子招之弟
第19世:太子师,哀公之子,称悼太子 偃,哀公之子,继任太子,奔今河南省偃师市,后裔有偃师氏 公留,哀公之子继任太子,立为陈君,奔今河南陈留胜,又称邾胜,哀公之子,生公孙贞,其后有司城氏
第20世:惠公吴,太子师之子 第21世:怀公柳,惠公之子第22世:闵公越,一作湣公,怀公之子
第23世:剑,奔阳武户牖,改名衍 全温,奔晋
陈姓世系第三部田齐世系
第13世:陈厉公跃,陈桓公之子,在位5个月,后人将公佗(桓公之弟)在位7年时间以厉公纪年,另称跃为利公
第14世:完,因祸奔齐,取陈相近音而改田氏,为田齐始祖,谥敬仲
第15世:夷,敬仲完之子,母懿氏,谥雅孟,后有雅氏敬氏先祖,敬仲完之后
第16世:庄,雅孟夷之子,谥湣孟
第17世:文子须无,湣孟庄之子
55/76
第18世:桓子无宇,父文子,事齐景公
第19世:武子开,即烈子,父桓子武,字长卿,奔吴,,父桓子,即文子之孙别姓孙氏氏,尊称孙子,有子敌、明、驰
第20世:厘子乞,一作僖子,父武子,相齐悼公书,字子占,赐姓孙氏,有子孙冯逆,字子行,一作子禽,厘子之弟
第21世:灌,字子玉,父厘子,成子庶兄成子常,一作恒,父厘子,相齐简公、齐平公,有子70余人
第22世:襄子盘,父成子,相齐宣公,尽封兄弟族人为齐各邑大夫
第23世:庄子白,父襄子,相齐宣公
第24世:悼子补,父庄子,相齐宣公太公和,父庄子,先相齐康公,后代姜姓齐国而建立田齐
第25世:齐侯剡,太公和之子,在位时间短,生孺子喜桓公午,太公和之子
第26世:威王因齐,一作婴齐,桓公之子
第27世:宣王辟疆,威王之子靖郭君婴,威王之子,封于薛,其后有靖氏郊师,威王之子威王氏、威氏,威王之后
第28世:闵王地,一作湣王遂,宣王之子胡母氏,宣王之后通,宣王少子,封于陆,其后有陆氏孟尝君文,靖郭君少子,其后有尝氏、薛氏
第29世:襄王法章,闵王之子,其后有法氏
6/76
第30世:末王建,又称齐王建,襄王之子,灭于秦假,楚汉之际为齐王,故齐王建之弟角,齐王假之弟,为相间,齐王假之弟,为将
第31世:升,齐王建长子,有子田安,为济北王,安之子遂,改王氏,为王莽之先祖桓,齐王建第二子,改王氏. 轸,齐王建第三子,奔颍川,复陈姓,为颍川陈实派始祖. 五王氏,齐王建之子
陈姓世系第四部陈平世系
第22世:陈闵公越,公元前478年灭于楚
第23世:剑,陈闵公之子,奔阳武户牖,改名衍全温,陈闵公次子,奔于晋
第24世:琏,衍之子,田盘得政于齐,与弟往仕齐,公元前435年父丧归家璵,与兄琏往仕于齐
第25世:履辉,琏之子
第26世:周昌,又复仕齐为令尹(?),三年民和事治,公元前341年卒
第27世:商,一作商人,周昌之子裔,一作裔人,周昌次子
第28世:伯丕,一作伯丞,裔之子,前259年卒仲丕,一作仲丞,裔之次子,前259年卒
第29世:从善,仲丕之子从吉,仲丕次子,往仕秦,为上
7/76
大夫,遂居秦
第30世:德昭,从善之子献章,从善次子
第31世:述,德昭之子,有识量,当周亡秦兴之际结纳豪杰,人不敢犯,前219年卒
第32世:伯,述之子,以耕稼为业,性极孝友 .平,述之次子,汉丞相,曲逆侯,前178年卒,谥献
第48世:泰,字玄伯,群之长子,尚书仆射。260年卒,谥穆侯。泰次子恂,袭侯,无嗣;恂弟温,绍封为侯,晋改封慎子。佐,忠之次子,魏青州刺史。佐次子戴,一作载之繁体字,太保掾,国子助教;佐第三子徽,一作征之繁体字,太子左率,扬州刺史。
第49世:奕,泰之长子,亭侯,先于父而卒。以准之次子匡为嗣。 准,字道基,佐之长子,晋太尉、录尚书事,封广陵公。300年卒。
第50世:眕,一作伯眕,准之长子,左卫将军,凉州参军,迁曲阿新丰潮。匡,准之次子,奕之嗣子,晋东宫(太子)侍读。规,准之第三子。规长子逵,淮南太守,西中郎将,追赠卫将军;规少子述,字嗣祖,大将军掾。
第51世:赤松,匡之长子。达,一作世达,字大义,匡之次子。晋永嘉中,元帝南迁时以丞相掾任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因居焉。
陈姓世系第六部陈朝世系
第50世:匡,颍川人,晋太尉准(东汉太丘长实之玄孙)之次子
第51世:达,一作世达,字大义,匡之次子。晋永嘉中,元帝南迁时以丞相掾任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因居焉。
11/76
第52世:康,丞相掾
第53世:英,盱眙太守;雄,康之次子。
第54世:公弼,英之子,尚书郎
第55世:鼎,步兵校尉
第56世:安,刘宋散骑常侍;定;宁,迁瑞昌。
第57世:高,安之长子,散骑侍郎;太,安之次子;洪,安之第三子,迁江西新建。
第58世:泳,高之子,怀安令。一作淮安令咏,德安令泳。
第59世:猛,安成太守,一作长安太守。
第60世:道臣,梁太常卿;道卿,梁太守。生文辅、文英。
第61世:文赞(讚),梁赠侍中,陈武帝时追尊景皇帝
第62世:谈先,一作道谈(谭),梁东宫直阁将军,一作东宫学士。陈武帝时追谥始兴昭王。武帝霸先(503-559),字兴国,557年建立陈朝,号高祖。休先,梁文德主帅。陈武帝时追谥南康忠壮王。
第63世:文帝蒨(527-566),一作茜,字子华,谈先长子,陈朝第二位皇帝,号世祖。宣帝顼(530-582),字绍世,小字帅利,谈先次子,陈朝第四位皇帝,号高宗。武帝之子:孝怀太子克,豫章献王立,长沙思王权,第六子衡阳献王昌。昙朗,南康愍王,休先之子。昙朗生方泰(袭南康王)、方庆(封临汝侯,唐初诗人陈子昂之曾祖)、方华、方旷。
第64世:废帝伯宗(549-570),文帝长子,陈朝第三位
12/76
皇帝,568年贬为临海王。生太子至泽、次子奇儿。文帝共13男
第65世:庞,原名庄(因陈后主叔宝生子亦取名庄,故虽先出世也避讳),字志高,叔明长子,隋会稽郡司马。宏、巍(一作薇,或上‘山’下‘微’)、志能、志炫,皆叔明之子。
第66世:才,志高之子,唐会稽郡司马。
第67世:蕴圭,才之长子,司功参军;蕴玉,才之次子。
13/76
第68世:兼,蕴圭长子,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进士,初官江州,后为翰林学士,官至右补阙,赠秘书少监。旺,蕴圭次子,随兄兼至江州,开元十九年即731年,因兼升官别任,故迁所购置田产之处: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德安县车轿镇义门陈村。承议郎,为江州义门陈氏始祖。寿81岁,葬宅左东山。宋仁宗时1026年,敕封晋国公。娶荀氏,封淑人。
第69世:当,兼考取进士前所生长子,监察御史。苌,兼考取进士前所生次子,大理评事。京,兼之第三子(迁离江州后所生),唐德宗时780年进士,官至给事中,秘书少监,集殿学士。齐,兼之第四子,迁瑞州。归,兼之第五子,考功员外郎。机,字师孟,旺之长子,宣教郎,宋封燕国公。娶王氏,封夫人。棋,旺之次子。
第70世:褒,小名麦,当之子,京之嗣子。盐官令,一作盐城令。感,字伯通,机之子,通直郎,宋赠许国公。娶郑氏,赠夫人。
第71世:灌,一作瓘,字渠夫,褒之长子,高安丞。济,褒之次子。蓝,一作兰,字元发,感之子,朝议郎,宋赠吴国公。娶李氏,赠夫人。
第72世:钰,灌之长子,枢密院度支使,一作节度使。环,一作襄(因两者之繁体字形相近),灌之次子,临海令。唐赠太保。时天下大乱,避居泉州仙游。青,字德秀,蓝之子,
14/76
直学士。义门始立家长,自为第一任。宋赠齐国公。娶郑氏,封武邑太君。
第73世:伯宣,环之第五子,注《史记》行于世,隐居庐山,屡征不起,就拜著作郎。829年因隐居处作道场而迁太平乡儒教里艾草坪,即今德安义门陈村东面不远处。因与青之长子伉相好,于832年以伉之侄崇为祧子。并把年幼的长孙旺(与兼之弟同名)迁来同居,将其及田产托付给崇。卒,谥贞隐先生。伯淇、伯洪、伯浩、伯渊、伯玉,皆环之子。青六子:伉,虞部丞,第二任家长。生五子。侍,无子。仲,字世安,宋赠恭惠公。生三子。俯,一作俛。生三子。伟,生五子。其中三子后人多。伸,生三子。
第74世:隐,原名檀,一作以檀,字逸民,伯宣长子,福州刺史。檀之长子旺;次子晓,迁江西南安潭口;第三子晁,一作眺,迁广昌秀岭。修,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