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20131125171112_39309.jpg

曾国藩墓


简介

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西南15公里处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归葬于此。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铺砌花岗石,呈半圆形,底径5米,残高2米。茔地以花岗石墙围护。墓后立碑三通,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宽2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计22字,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约50平方米,东西各立石阙一个。 


历史背景

曾国藩墓位于湖南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村伏龙山,为晚清湘军首领、两江总督——曾国藩之陵。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遽归道山于两江总督任上。是日午后,他与长子曾纪泽散步于署西花圃,突发脚麻,被扶掖回书房,已不能言,端坐三刻溘然而逝。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后灵柩运抵长沙,当年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改葬于善化县平塘伏龙山之阳,即今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村伏龙山南,与是年仙逝的欧阳夫人合葬。


墓葬

墓葬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曾墓墓冢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墓围直径约5米,花岗石围,高2米。茔地砌花岗石罗围,并立碑三通,汉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和墓坪,拜台约50平方米,经26级台阶下接一大墓坪约200平方米,墓坪上东西两侧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有“曾太傅墓东阙”和“曾太傅墓西阙”。左侧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围墙而下,接墓庐槽门与御碑亭,通道两旁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翁仲各一对。距曾国藩墓约60米处立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学士李鸿章撰、翰林黄自元书,大抵叙述曾国藩生平功绩。 

墓前风景

墓地正前有古银杏、罗汉松各两株,蓊郁茂盛。墓地附近之桐溪寺古称兴国寺,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该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为唐代名刹。不久,寺毁,至宋复建,名曰伏龙庵。寺周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鼎盛时期,桐溪寺有房100余间,香火缭绕。民国以后,寺庙日渐凋零。


保护措施

墓地曾于20世纪50-60年代遭到损坏,1980年代遭到盗掘,御碑亭、墓庐被毁坏,麻石构件被当地农民移作他用。1992年望城县文物管理所在当地成立了曾国藩墓保护小组,1993年曾国藩墓先后被列入望城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园自1998年开始开始规划修复, 第一期修复工程从2000年初开始于2002年完工。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园距坪塘街道中心区约4公里,距离长沙城区潇湘大道、绕城高速、岳麓大道三干线主匝道约为2公里。

曾国藩墓园景区建设二期工程中神道、牌坊的文物修复已经启动,墓庐、御碑亭等项目的修复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据望城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2-3年建设,曾国藩墓园景区将初具规模。市政协副主席李克俭、谭世延等参加活动。

曾国藩墓位于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村伏龙山,其墓冢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墓围直径约5米,花岗石围。其墓有三道墓碑。墓前有拜台、墓坪,拜台约50平方米,经26级台阶下接一大墓坪约200平方米,墓坪上东西两侧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左侧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围墙而下,接墓庐槽门与御碑亭,通道两旁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石翁仲各一对。距墓冢约60米处立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叙述了曾国藩生平功绩。墓地正前有参天银杏、罗汉松各两株。

曾国藩墓曾经在上世纪50、70、80年代遭盗墓者三次破坏。墓地原有的各一对石马、石狮、石虎及石翁仲已经四处散落,有的已被破坏。墓地周围的麻石不是被附近村民用作他途就是被随意丢弃。就连墓庐四周护栏上的铁链也被人偷走。在附近一居民家中,还保留有一只形状像海龟一样的赑屃(按照古习,各种石碑下的石座就雕成赑屃之状)。在赑屃的两侧,还保存有已经断成两截的曾墓神道碑。而曾墓附近曾经香火缭绕的桐溪寺已经荡然无存。此处将成旅游景区。1996年,曾国藩墓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市、望城县文物部门围绕曾国藩墓的修复,多次组织专家到实地调研,并制订了曾国藩墓整体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将建设曾国藩墓园景区,景区由曾国藩墓园与湘军文化休闲园组成。前者以文物保护为主,包括修复神道(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牌坊、墓庐、桂花井、御碑亭(恢复御碑),800米长麻石路以及“曾国藩与湘军阵列馆”。后者重点体现湘军文化特色,包括骑马、射箭、摔跤、拳击、武术、布阵、营帐等休闲方式。据悉,墓园景区建设将分为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修缮曾国藩墓本体。日前已经完成,墓碑、墓围、墓冢、散水、平台、拜台、围护栏等文物全部修复。古树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第二阶段主要是修复曾国藩墓神道(石象等)、牌坊、墓庐(神道碑)、御碑亭(御碑)及麻石路等附属文物为主体。预计用2年至3年时间完成,使曾国藩墓园景区初具规模。第三阶段重点修建曾国藩与湘军阵列馆,客观展现曾国藩生平与湘军政治集团的史料,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历史作用。

曾巩(北宋)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赏南枝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 

霜威莫苦凌持。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攀赏处、宜酒卮。醉捻嗅、幽香更奇。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


曾几(南宋)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苏秀道中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曾觌(北宋)

阮郎归

柳阴庭馆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卜算子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雪压风欺凭地寒,铲地清香喷。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木兰花慢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叹繁华、清胜两无穷。

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蒙。年光冉冉逐飞鸿。

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水调歌头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主人为我,增葺台榭足凝眸。

髣佛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

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

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水调歌头

图画上麟阁,莫使鬓先秋。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

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朱旛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水调歌头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

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暮雨疏帘卷,爽气飒如秋。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

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水龙吟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嫋嫋、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吹箫仙子,骖莺归路,一襟清兴。

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


玉楼春

江天暝色伤心目,冻鹊争投林下竹。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

美人试按新翻曲,点破舞群春草绿。融尊侧倒也思量,清坐有人寒起粟。


     

0.141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