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族 谱 凡 例

  (通用版)

   

  一、纂修宗旨。本谱纂修的宗旨就是用谱牒的方式记录__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历代族人的事迹,保持族群繁衍传承的连续性和有序性,达到团结凝聚家族力量,启迪励志后人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录事范围。本谱从探寻__姓的始源开始,记述从远古时期起源、古代族人迁徙、历代名人。主要纂修其根祖地——________氏家族的历代传人和世系传承,记述此地我族传人的辈分字行、世系支派、祖宅田产、人物、播迁、艺文、村志等。

  三、记事时限。本谱内容所记的时间,上溯至远古时期,受所掌握族人资料的限制,具体时间上至_____年(公元XX年),下限为__年__月__日(或截至X年X月X日止),个别事件截止印刷前。

  四、编写原则。本谱以__为__氏始祖,以各大宗支始迁祖(或落业祖)为本族支第一始世祖排列世系序法先写几世,以昭其代;次写某公之子,以敬所亲再书其本人名,详注讳字;然后记本人及妻生庚年月日时,子女长幼名字。殁者除载明殁庚外,另注明本人及妣葬山葬向。当代族人力求注明其学历、职业、职称、创业等事项。为体现男女平等的时代特点,凡新中国成立后娶妻和生女均列名入谱。族人仙逝的,满18岁记入谱,不到的略而不记。

  五、立传原则。本谱立传人物,采用叙述不议,据事直书的方式,按卒年先后为序记述,当代新秀则不限生卒。此外,对当代仍然健在的本族精英,不分是否同宗同支,新增设《当代名人简介》一章,以彰显他们对国家、名族、宗族的贡献。青年一代是宗族的未来和希望,新增设《一类本科大学生名录》一章,予以激励。

  六、命字派语。本谱延续并统一编排规定了辈分派语(字),除原有的族人按辈取的字如实记入谱中外,纂修者对无取字的其他人,均以现在的名字为基础,按其所在的字辈派语,统一选取与其名字意相吻合,而且词意讲究好的字,为族人命字起名。

  七、格式体例。本谱按谱序、前言、凡例、族史、迁徙图、世系、辈分字行、世系图、族规家训、人物、祖宅田产、祖坟祖茔、艺文等顺序排列,单设附篇,书写地(村)志,全书统一采用横排格式,使用现代简体规范汉字,对于先祖人名中的个别用字在现代汉字库中无法找到的,则采用扫描图片形式予以录入。在书页页眉处注明堂号、世系、庄门名,页脚处注明页码等信息。谱中有关族人的内容均按支、房分列,世系图按父系竖线贯穿,其余均按分支同辈横排,以便于查找。

  八、历史纪年。本谱历史纪年,清代以前的均采用朝代纪年和干支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民国时期用民国纪年和干支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并加注干支纪年。

  九、图片资料。增大影像资料的数量,突出现代家谱形象直观的特点。图片排在正文前,内容分为族之剪影、史之悠长、文书票证、生活写照、社会交往、全家福、艺文著作、修谱记事、纂修者、捐资者、子孙流长等类别。所用图片主要是广泛搜集族人与副省(军)级以上官员、国际友人、国内外知名人士等的直接接触影像及各种反映族人历史和生活的图片资料。

      十、资料来源。本谱所采用的资料来自知情人采访记录、户口簿、实地访查考证、文书契约、碑刻、神主匣、姓氏书籍、有关书刊报纸等。对于资料的使用,尽量做到采之有据,实事求是。艺文以书写本地内容为选取标准,作者不限族人。

  

  

  万脩.jpg

  万脩(?—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现一般写作万修(亦写作万休)。

  万脩在更始政权时期被任命为信都令,刘秀宣慰河北之时,王郎起兵追捕刘秀,当时河北的郡国大多投降王郎,只有万脩与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都尉李忠等人据守信都郡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此后随刘秀击破邯郸、平定河北。历任偏将军、右将军,先后被封为造义侯、槐里侯。公元26年(建武二年),万脩奉命与扬化将军坚镡共攻南阳郡,因病在军中去世。

  

  人物生平

  孤城迎主

  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刘玄登基之后,派遣使者巡行郡国。万脩被任命为信都(今河北衡水西南)令。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刘秀到河北后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还悬赏:“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赏邑10万户。”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离蓟南下。

  王郎称帝之后,河北各地大多数都拥护王郎,只有信都郡拒不投降王郎,万脩与太守任光、都尉李忠、令万脩、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一起,同心同德固守信都,以待刘秀。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春,刘秀自蓟回来,狼狈得不知往何处去,听说信都独为汉拒王郎,就奔赴信都。任光、万脩、李忠等独守孤城,怕敌军来攻时保不住城池,听说刘秀到了,大喜过望,城中的官吏民众都称万岁,即时打开城门,任光、李忠、万脩率领官属欢迎晋谒刘秀。

  从平河北

  刘秀入驻信都之后,万脩被拜为偏将军,封造义侯。

  随后刘秀任命宗广领信都太守职务,留守信都郡,自己率领任光、万脩、李忠等诸将征讨周边不服从命令的属县。整顿兵马之后开始讨伐王郎,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五月,汉军攻破邯郸之后,为了封赏万脩在平定王郎之役所立功劳,刘秀又拜万脩为右将军,此后万脩跟从刘秀参加了平定河北的一系列战役。

  围困洛阳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称帝后决定首先夺取洛阳,为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作准备。

  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汉军开始了攻打洛阳的战役,除了耿弇、陈俊屯军五社津(今河南巩县西北黄河上)负责阻击更始援军之外,万脩、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刘植、坚镡、岑彭、王梁、朱祐等十一员大将在汉军大司马吴汉的率领开始围攻洛阳。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因为是杀害刘演的主谋之一,所以拼死防守,万脩诸将围城数月都没有打下洛阳,后来朱鲔在岑彭的劝说之下投降,汉军才进入洛阳。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改封万脩为槐里侯。

  病故南阳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八月,万脩与吴汉、耿弇、景丹、景丹、冯异、陈俊、坚镡等诸将随刘秀北击五校流民军,一举迫降五校流民军五万余人。但就在此时南方传来急报:后方南阳郡”起火“了。

  原来南阳郡堵乡县人董訢乘汉军主力北上之际,聚众作乱,捉住了南阳太守刘驎,据城反叛。复阳县人许邯也起兵于杏聚,以声援董訢。刘秀得到南线的警报,急令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为副将,率领汉军主力十余万掉头南下,驰援南阳平叛。汉军南下之后迅速攻占宛城,董訢被迫带领残部逃回堵乡。但一片大好的形势却被汉军败坏的军纪破坏了,由于汉军平定南阳之后烧杀奸淫,大发横财,百姓哀号垂泪,痛苦万分。刘秀手下的破虏将军邓奉正好从洛阳回新野探亲,一气之下举兵造反,汉军部队被邓奉、董訢、许邯等三部分割成为互不连续的几块。盘踞于黎丘、与邓奉结成联盟的的楚黎王秦丰率军大举北上,与邓奉一起对吴汉所部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吴汉率军东逃,宛城被邓奉围困,孤立无援。就在这形势万分危急之时,万脩却因为患病,在军中去世。

  

  历史评价

  谈迁:“而邳彤、万脩运奇掌上,逐鹿而树万全之功,非佐命巨擘乎?(《枣林杂俎》)

  

  后世地位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名列第二十六位。

  万脩在万氏宗族中有很高的地位,在万姓宗祠通用联中,有三幅都与万脩有关。

  第一幅:功高槐里(万脩);孝著成乡(万敬儒)。

  第二幅:学富推荐石园儒(万斯同);功高御封槐里侯(万脩)。

  第三幅:继往开来,阐闲门道脉(万章); 安邦戡乱,振云台武功(万脩)。

  万氏宗族之中的槐里堂就是为了纪念万脩而建立的,而泾县万氏则是以万脩为始祖开始修家谱的。

  

0.1627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