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得姓始祖 李利贞
李利贞,原名理利贞,逃之苦县将“理”改为“李”,后被尊称“李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到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最后到豫东地区的牯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
李兆洛(1769年—1841年),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本姓王,明中世育于李,遂冒姓李氏。嘉庆年间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书院。工书、善诗,精考证、音韵、史地、历算之学,颇推崇对桐城派的文章。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皇朝舆地韵编》、《皇朝一统舆图》等,文选有《骈体文钞》。
书学功底极深,尤善行草。《七绝》为行书作品,五十五时所书,为李兆洛之代表作。
《行书七绝诗轴》纸本行书,131×56cm,常州博物馆藏
释文:澹紫斜阳嫩碧天,一春今夕始开颜。看山归去偶忘却,月到西廊第二间。——癸未上巳前一日,录于辨志书塾。李兆洛。从此书来看他学书方法和他对古人书法的领悟,所以此作给人以骨峻风清,飘逸舒适的感觉,也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他的认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