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修续族谱乃寻根溯源,敬奉先人,认祖归宗,系尊祖敬宗收族;亦是接先祖之普踵,尔后而继之之大事也。并兼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之用。为使后世观斯谱者,知其木本水源也,百世明如一指,千里如在一堂。凡此虽同属一脉共本,不知其亲疏者多矣,何况吾家族繁衍各地,迁徙散居乎。族之有谱,岂不重矣哉!故曰:续族谱乃是承先祖美德扬善立诚育万代,尊祖训启后辈壮志济志流芳传千秋,利国利民,功德无量之善事。且族谱不唯有继美扬善之功能,亦兼有对于族内恶行之人简要回顾和定论之必须,以起警示和教化后人之作用。

吾孙氏祖 讳 宽 自明隆庆二年因大水为灾,由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县)迁于沂州府九曲店,耕读传家,子孙昌盛。至四世祖讳宏谟首创族谱于清初,二次续谱于乾隆元年,三续族谱分两个阶段:八世祖鲲兆于乾隆癸未年始,甲申年竣工;二十八年之后于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由十世祖绍庭完善并抄成四册。四续族谱始于于光绪岁次丁酉而工竣于戊戌。及至中华民国岁次丁亥五次续修族谱,迄今又过六十余载。如不进行第六次续修,恐日久年远宗支不分、亲疏难辨,成吾族之憾事。惟鉴于此尊族内长辈讳十二世文强、本山、本森、十四世吾父朝相、族叔朝凤、培远、朝仁、瑞鸠等之嘱咐,吾约族弟宝银,或者说宝银促我毅然担当起组织此次续谱之重任,奔走四方,电信联系,甚尔登阖族之门进行接续。藉众族人鼎力支持,承先人之志,经数年之努力,第六次续谱初稿终至工竣于1998年底。随时间之推移,族人繁衍,资料之完善,时至2011年谱书公之于众。

        

接上所言,族谱不唯有继美扬善之功能,亦兼有对于族内恶行之人简要回顾和定论之必须,以起警示和教化后人之作用。 缘于此故,七十多年前王启昌老先生在我孙氏谱序文中对时弊痛心疾首:“不知阴德为何事多好名而少好德每欲侈陈先世以为光荣而一已之束身或忘祖训趋利背义不徙施与乡党而加之骨肉甚至以尊属诱惑子孙倾其产以供我挥霍设局诈骗陷之非法而犹阳为护惜以示其恩 故作痛悼以饰其后此较诸争产攘财?墙构讼显然推刃而无忌惮之徒尤为阴鸷盖传所谓展氏隐匿者也而犹望其子孝孙贤守其世而不陨其家能乎否乎”? 外来强盗系善用美丽言辞欺骗被统治区之恶人。恶人虽有野心,若无本地卖村贼之配合,其目的难以得逞。外来强盗借本地卖村贼力配合,达夺地抢地之目的,官匪、劣绅、恶霸齐现也。惜总有卖身求荣求利之败类相助,使乡民遭殃。叹房屋拆迁土地流转之匪行中我姓竟有不惜遭骂可耻村奸亦主动参与者,明知外来恶势力看中祖传土地却有意被诱导、低价出卖,损公而肥私惹民怒也。村中恶痞勾引官痞霸占处置家乡之土地、使民众财产权及发展权被剥夺,其行为实可气也!村中奸细与外来骗子盗贼共谋设局致使八世祖进士公熊兆后人所在村庄土地房屋一切皆无。百姓发展之权被剥夺。村庄变如此此惨象,村民岂不感悲哉?依王启昌老先生之意,卖村图私利之行为皆系忘祖训趋利背义不徙施与乡党而加之骨肉之所为也,甚至以尊属(纯属)诱惑子孙倾其产以供我挥霍设局诈骗陷之!谱书宜专门提及此等败类之举,达以儆效尤之功效也!

各孙氏支派多有堂号,山东北部孙氏宗亲堂号多称“乐安堂”,由此南迁至九曲店孙氏堂号亦如此乎?为何八世祖孙熊兆进士公将其诗稿命名为“映雪堂诗稿”?为何十二世祖孙文采在第五次续谱时拟定的二十个行辈用字之最后三个字为“映雪堂”?情有独钟分外喜爱也!以此为吾堂号乎?非然也。 北迁乐安之思恭、克让二祖乃浙江余姚孙岳十三世孙——元末将领北迁未能回归者。燕翼堂为吾堂号也。


0.088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