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QQ图片20161227091706.png

  袁锦道祠

  

  望仙台石窟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乡,望仙台石窟寺建在三岔河上纸厂南岸1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离岩顶20余米。石窟坐南向北,前临深谷,后倚绝壁。周围奇观峭壁,林海莽莽。石窟东西长25米左右,进深宽度1米-9米不等,主窟高约8米,面积200余平方米。东窟供奉佛像,为主窟,西窟为袁锦道塑像祠。

  东窟上方摩崖有高约2.2米的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居中,阿弥陀佛居右,药师佛居左,皆结伽趺坐在0.4米高的莲花宝座上,背负轮宝,身披袈裟。大佛下12米长的神台上,供奉圆雕像48尊。除两尊木雕外,均为石刻。神台右后壁有摩崖“三官”,并刻有“祈三官佑百福;求神恩纳千祥,”横批为“天地水秀”的对联。

  西窟为袁锦道祠,宽5米,高4米,进深1.5米,成石龛状。龛内摩崖有袁锦道及其妻、妾坐像。袁锦道居中正襟危坐,袁锦道像高1.16米,妻妾像略矮。外观雕刻成碑坊状,额刻一匾,文为“奉旨覃恩宠赐征仕郎题明建坊”。坊有四根圆柱,内外各二,其上均阴刻楹联,其中一联为:“令德迈高风乾端坤凝方朔麻姑留胜迹,雄才贻后裔兰秀桂馥仲谋子亚起宏猷。”坊上还刻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及其他花鸟图案。左下方刻有“八品寿名袁锦道立嘉庆十五年仲冬月吉旦,”载明了石窟建造人和竣工时间。

  袁锦道祠右岩壁上,刻有高1.2米,宽1.05米,面积1.26平方米的《征仕郎袁锦道赞并序》一文,文为袁锦道表侄“辛酉科举人”任之楷撰。文含题文、序、赞、署名落款四个部分,共731字,竖刻,楷体,每字2厘米见方。

  

  1.jpg

  袁宏道《草书诗扇页》金笺纸本草书 16×50cm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小艇烟江雨,长堤柿叶霜。一洲鱼子市,千树木奴乡。客去寻空谷,书来语酉阳。繁华销枕上,家近吕仙堂。潞河道中作。似渚竹先生。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0.0962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