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家训

  庄蕴宽.jpg

  人物简

  庄蕴宽(1866-1932),字思缄,号抱闳,晚号无碍居士,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政治家、书法家。

  庄是近代中国转型时期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其一生经历了二个时代,四个时期;晚清政府 (1891年中副贡,主讲浔州书院,后任浔州书山院长,1895年以同知分发广西,百色司知、平南知县、广东武备学堂总办(黄浦军校前身)、广东常备军统

  此书法载入《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此书法载入《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领、梧州知府、太平思顺兵备道、龙州边防督办。正二品衔。上海商船学校监督,斋务长)、南京临时政府(浦口商埠督办、江苏都督)、北洋政府(都肃政史、审计院院长)、南京国民政府(故宫博物院董事会董事、理事、图书馆馆长维持会副会长、早期故宫博物院卓越领导人之一)尤其在辛亥革命前后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清末民初官吏,书画家,能诗擅联。不但与人为官,而且字画也非同凡响。

  

  生平经历

  庄蕴宽任职广西期间,以武功肇建广西。曾请曾汝憬、钮永建蔡锷、李书城等办法政学堂、陆军干部学堂,选拔了李济深等人去军校深造,掩护过黄兴等人在广西的革命活动。在广西历尽五年,商学界和陆荣廷等全体边防官兵,

  自发为庄蕴宽竖二块纪念碑。民国成立后,任江苏临时都督,为维持新政权和社会安定做了大量工作。北洋政府期间曾任都肃政使、审计院院长等职。处理过副都统王治馨贪污受贿案五路大参案中的津浦路局局长赵庆华贪污舞弊等有全国影响的案件。他还是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举行开幕典礼,他任主席。是日,北京万人空巷,寻常百姓进入帝王家,影响很大。为护卫故宫国宝,他以个人名义向外国银行借贷3万元,平息了索薪工潮;斡旋各方,阻止了直鲁联军进驻故宫;为防国宝重器流失,向报界公开发表启示,要求组织清点,阻止了北洋政府用简单方式办理移交。1928年回江苏任《江苏通志》编委会总纂,历经3年因经费短缺而未果。

  反袁英雄

  庄蕴宽利用1907年随清政府代表团到日本参加天皇加冕典礼,1908年以清政府陆军部特派员身份赴日本考察之机,与同盟会人士广泛接触,有钮永建介绍秘密加入同盟会。并招募数批留日军校生到广西武备学堂(黄埔军校前身)和广西的边防军。培养出一代名将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刘崛、黄绍闳、等,李宗仁、白崇禧都是他亲招的学生。奠定了他们在近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

  民国成立,孙中山赴南京出任大总统。当时的大人物张謇、汤寿潜、赵凤昌等认为程德全已不再适合延任江苏都督,一致公举庄蕴宽出任,孙中山与黄兴亦颇为赞同,特邀庄蕴宽乘同列火车赴南京,即刻委任庄蕴宽为江苏都督,协助孙、黄佐理军政。不久袁世凯接任总统。庄蕴宽作为南政府代表到北京先后出任都肃政史,审计院长兼平政院长,官至内阁大臣。

  1915年袁世凯称帝。全国60位约法会议员,59位表态支持。唯庄蕴宽一人以其推翻满清有大功在身的资历,拍案而起,冒死请徐世昌代递公开信,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欺,时代潮流不可逆。公然提出取消洪宪年号,撤消大典筹备处,引起袁世凯勃然震怒。庄蕴宽亦因此以骨鲠之士不畏强权的亮节高风,名满天下,享誉士林。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庄蕴宽以其民国元老,德高望重,被尊为主席。在乾清宫主持了开院盛大典礼。庄蕴宽是故宫博物院董事会董事、理事、图书馆馆长、维持会副会长,是早期故宫博物院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来源:故宫博物院评价)

  

  审计生涯

  走进中国审计博物馆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清瘦儒雅、慈眉善目的长者,正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掩卷长思。这是曾任民国审计院院长的庄蕴宽办公场景再现。

  庄蕴宽为政清廉。1916年4月至1927年2月,庄蕴宽任审计院院长期间,由于财政极度困窘,各部门发放工资艰难。审计院上下各级官员,虽然时常整月拿不到工资,但仍坚持工作。偶尔有一些钱,庄蕴宽就从低级官员开始发放,逐级向上,因数量很少,发放到自己时,已经所剩无几,对此,他亦毫无怨言。由于庄蕴宽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各级职员“咸钦其盛德,虽无斗升之储,亦永远追随勿去。”

  他很重视对审计官员的监督,亦不护短。审计院在审计交通部1922年5月份支出计算书时,查出在薪俸项下列支了各部院29人在交通部兼职领取工资共大洋2363元零9厘1,这项支出违反了政府有关兼职不得兼薪的规定。29人中有审计院核算官1人,兼任交通部练习员1个月,领薪80元。此事例列入了审计报告,按审计意见,兼薪数额被全额剔除,所领薪金由本人退还,审计院的这名官员也不例外。

  庄蕴宽任审计院长后,其可贵品性亦多有体现。在筹建、管理故宫博物院期间,为护卫故宫国宝,庄蕴宽甚至以个人名义向银行借贷3万元,平息了“索薪工潮”。所谓字如其人,庄蕴宽的品性高尚可见于其书法作品中。陈列在审计博物馆内的这幅书法作品,其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独特别致、潇洒豪放、气度非凡,真可谓任心由笔,以书写心。

  面对大是大非,庄蕴宽亦能坚持原则。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杨度等人组织所谓“筹安会”,为称帝做准备,国内哗然。在政府内部,有的部门为求一己之利,予以附和;有的部门虽有异议,却慑于袁世凯的淫威,不敢明确表态。而肃政厅比起其他部门要勇敢许多,时任都肃政使的庄蕴宽致书袁世凯,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拂,提出要取消洪宪年号、撤销大典筹备处,参政院应即闭会。此后他又召集肃政使开特别会议,议决呈请袁世凯“迅予取消,以靖人心”。

  庄蕴宽与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交往甚密。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当时政治革新无望,遂投身兴办实业和教育,后来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民族资本家,中国近代轻工业的奠基人。中国审计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封庄蕴宽致张謇的亲笔书信,信文内容甚是亲密,不乏知心话。张謇逝世,庄蕴宽亲书挽联以纪念,上联“士农工贾,公皆堪作大师,国故况多劳,且宜教郡邑镌碑,湖山配祀”;下联:“成住坏空,人固难逃此例,天涯频洒泪,忍追忆论文假榻,问政书绅”。

  

0.0733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