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简介

谱之叙,亲亲之道也。据礼记上殺、至高祖下殺、至元孙旁殺、至袒免亲尽服阕,似云情绝矣。然礼又云系之以性,而无别缀之以食。而弗殊一脉,相嬗百世不易;如水之殊流异派、而必有其源也;如木之拂云蔽日、而不离乎本也。是以天子有玉牒疏属、皆隶天潢。自公卿以至士庶亦各有家乘,以载其族属,皆所以明一本之谊隆,亲亲之道也。余家本瑯琊旧族,远祖无可稽考。粤自十一世祖福卜居白常村,历十世海至九世赠公昇、八世祖赠公綱、七世祖伯曰璋、仲曰瓒、季即先少保公璟。此族三大支分祖之始也。三大支昭穆次序秩然可辨;惟十一世祖以及八世祖,其他昆仲名讳不传,世系无考,难为记録,是三支之外而为旁支者、云礽散处,亦不乏人第。家谱之序,以三十年为率。余家自腾;国定鼎历、成宏、正嘉以至庆历,仕宦接迹。先 少保公、功业炳著、光於史册,追封二代,恩蔭两世。余高祖继登制科,官终大寺;他如县令、判府、广文多列仕版、乡榜;明经国学、乡学、概不乏人是。以世系谱记,代有修补。至改革之后,兵变之余,族谱散佚无存。又兼余谱式微,更无显达,历年百余,谱记未修。至今子孙繁衍、聚族而居者固多,而散处四方者亦復不少。虽三大支之昭穆次序不能秩然可辨,支分大略,独能记意,使不急为厘正,则继此而后,年愈远而言愈湮。世系无考,昭穆混淆将有,陌路岐视,昧其一本之谊者矣。亲亲之道,恐於是绝。余念此久矣,而有志未逮。幸有族姪 武庠、楷祀、生舒時切追远之誠,常怀睦族之意,邀予公事,更有族孙赠生、爕公相舆远稽近搜,遺者阕之,存者注之。不惟三大支之昭穆次序,粗畧可辨,即三大支之外,而为旁支者,亦间为採集,则尊卑长幼之伦,左右昭穆之序,乃得不紊。后世子孙见斯语也,油然而起反本之思,将必優乎其有见、气乎,其有闻而致孝。教弟之道,在於是矣。倘有继此而起者,续加修補,毋或废坠,则一本之谊不忘。而亲亲之道常存。是又余與楷姪辈之所重望也夫。

乾隆二年岁在乙卯仲春上浣,十一世孙岁进士任东昌府邱县训导曰璐敬撰

正支派整影序

古者谱系之叙,所以正 支派,明嫡庶,而影像之傳亦所以尊祖宗训。子孙二者不可或阕也,久矣,余家久为瑯琊旧族,至少保祖璟公多入宦籍,子孙渐盛。而考及世系,惟赖高叔祖岁进士任训导,讳曰璐;念及一本乃归斯谱,义何重焉,孝何大焉。然世系己

成,则尊卑长幼之倫不紊,而正支杂支之真未清,惟恐杂支显贵,权勢独操,反成正支,则宗祧於斯乱者有之,雖初叙中某公缀以子一,及后叙其子曰;长子、某又曰次子,某则知此次子实系杂支,非同姓即义子也。此非细心参考,终難瞭然。何若杂支上加一叙子,使人一望而知乎。至於影像之传,较之主碑保守。更宜急焉,蓋主碑所以传名败,可復成影像,兼以表真蔽杂。在整,故慮宗派之或混,莫如区别之独明;忧影像之或残,莫如重饰之弗缓,语云;莫为之前虽盛弗传,莫为之後雖美弗彰。吾願世系之舆影像後起者,其世守,勿替也哉。

嘉 庆 十 一 年 仲 春 望 日 、府 学 廪 生 天 禄 谨識

  族 谱 序

夫父母者,生身之本。族谱者,追远之本也。人第知有父母,而不知有父母。不知有族谱,即不知父母有父母也。吾常舆人接谈,言及族谱善。其人曰:可以御寒乎,余曰:不能,人又曰:可以充饑乎,余曰:不能,其人愤然曰:不御寒不充饑,善何有焉,余问之曰,汝父何諱?则曰:我知也,汝祖何諱?则曰:我不知也,汝始祖何諱?则曰:我更不知也。余曰:汝不知我述吾祖你闻之,我王氏原始冢阿卜居白常村,居白常村福公者,吾之始祖也。塚阿村春秋时德林公,吾始祖之始祖也。自福祖厯海祖、昇祖至纲祖,子三。长諱璋、次諱瓒、三諱璟,於是分为三大支,璟公者即吾分支之始祖也。其人曰:汝何知之詳耶?余曰:我何知?因觀族谱而知也,其人曰:汝之族谱亦常修乎?余曰:自明至清仕宦概不乏人,族谱亦屢續之,無替以前者不能備述。近續者即在同治年间,其人屈指曰:己四五十年矣,於今何不续乎。余曰:有民国三年白常村族姪蓬赢、宝武等督理四方採访,将三大支之族谱合而为一,誠勝舉也。惜乎,草谱成立,族姪蓬赢勞心太甚,由此得病,事遂寝矣。今族姪承業热心族谱,時刻不能忘怀,因商余腾真,余不才未敢勝此重任承業。命族孙霽春辭舘就家,恊力共举,又有族姪嘉美、玉楨同心赞助,草谱中有颠倒者改正之,有遺漏者又採访之,有義子杂支者,遵天禄祖训,名上加一叙字,支谱可为成矣。所不慊於心者,未能腾合谱也。其人默然而慚曰:善。余曰:此小善也,合谱大善也。非無心,力不足也。成合谱者,祈望族衆继此而續者有望於後人也。

民国九年次庚申夏月十七世孙 存德谨序

二零一一年敬撰

孙 氏 係

嘉靖甲辰进士,王宗性之妻,御史王璟之孙媳,翰林檢討孙一脉之祖姑母,宗性歴任保定知府,卒於官時,次子應龍隨任,呼至塌前曰:連日合眼即见爾父,古语云:夫乃婦之天,今吾天己亡,死所甘心,但爾祖官至少保,功績著於當時。爾伯父官至别驾,爾父官至大尹,皆有清名。爾當舆爾兄應薦苦志讀書,以继爾祖父之志,爾兄弟更當友爱,听我言不失为忠臣孝子。言訖不復及他事,夜缢柩前,雙官回里,院司旌曰:贤義。

二零一一年撰录

始祖王

福左都御史璟公之高祖也,回葬阿。

始祖王

海、福公之子,係左都御史,璟公之曾祖也,葬白常村御封林。

始祖王

昇、海公之子也,累赠右都御史,葬白常御封林内。

始祖王

綱累赠右都御史昇公之子也,成化为大使,

赠为文林郎。累赠中意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加赠资政大夫、光祿寺少卿,赐御祭九壇。卒葬白常御封林内,名載州志仕進部。配徐氏,累赠恭人、孺人,又加赠宜人。

子三 璋 瓒 璟

王 璋累赠资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纲公之

長子也,鄉贡進仕。葬白常御封林内。

王 瓒累赠资政大夫,右都御史綱公之次子也,成化進士,誥授修職佐郎,任河南衞輝府\ 新鄉县训导,卒葬白常御封林内,載志。

始祖王

璟累赠资政大夫,右都御史綱公之三子也。字廷采號東皋。成化七年辛卯舉人,壬辰進士,初授河南登封尹,六期,以清節闻。十五年己亥,擢南道御史,凡所論列悉闗国體,谳獄不泥,成案率多平反。宏治二年己酉起復,改北按巡。畿内山海等關,保定諸郡旌别減否,罷行利弊。九年擢光祿寺少卿,十四年擢鸿臚寺卿,甫躍嵗迁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通变革奸,私販屏跡。未幾,浙東大饑被,命赈濟條上經書要宜十二事,奏省抗湖军糧三十余万石,所活四十万人。十八年, 命巡撫保定,疏陳地方事宜,并乞罷皇莊名目,以蘓民困,孝廟嘉纳之。正德元年丙寅, 命理院事,刚正不阿,彈劾不避权贵。逆瑾忌之,嬌詔罷官。瑾誅在起,七年壬申,巡撫山西時,巨贼流劫河东为甚。公至阅视通贼处,所设险防禦,制火鎗万馀,鎗藏六箭,皆付毒药,用以禦寇,斩獲頗多。八年癸酉,擢兵部右侍郎,顷之,改吏部。九年甲戌春二月,转左侍郎。十年乙亥,擢右都御史,掌管院事,独持風裁,朝廷依重。公具

疏恳辭,上褒答弗允。夏六月轉左,加太子少保,尋進太子太保,有玉带蟒衣之赐。嘉靖元年壬午,乞休獲允。詔给赐月米人夫,遣有司以禮存问。公歴官中外凡五十余年,乞休,凡三十七疏。平生寡欲廉谨,自将卒,赠少保,谥恭靖,赐御祭九壇,遣官督葬。今祀乡贤生,正统十一年丙壬正月二十日卒。

嘉靖十二年壬辰九月二十七日,春秋八十有七葬临沂城東南三里许御封林内

二零一一年撰

族 谱 序

王氏支谱屢續之,今修腾之,原有村高梅翁热心祖谱,心甚慕之,常思追远之本,时刻不能忘怀。夫樹有本,夫水有源,人豈忘本乎,既思追远之本,不吝金融,不惜纸墨一切應用,修腾一部以傳後昆,因與族孙锡爵商定,修腾支谱一事,余承诺无辭。概當此任,既承其责,则誠其心於此書腾,忙则,工作抽闲書腾。其中有绝短撰長添檢之事,将近三月则成。字雖衰而格式如旧,使得谱中不得紊亂也。支谱既成,祈望族衆继此相傳與後世也。

壹九五五年夏月二十世孙锡爵简序。

上 十 字

嗣 占 輝 陽理 靖 康 言 樂 依

下 十 字

率 道 佈 數始 際 遇 彭 祖 勉

年号 宪宗即成化年号 1464至1487

宏治 1488至1504

武宗即正德 1505至1521

世宗即嘉靖 1522至1566

继续阅读

0.0847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