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杲(公元944年——994年) 生于晋少帝开运元年,卒于宋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岁。苏序之父,苏洵的祖父,苏轼的曾祖父。娶妻宋氏。《湛渊静话》载:“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之,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苏杲以曾孙苏辙登朝赠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 苏序(公元973——1045),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卒于庆历五年,享年七十五岁。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苏澹、苏涣、苏洵。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载:“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苏序因苏涣登朝赠大理评事,后累赠职方员外郎,夫人史氏,赠蓬莱县太君。庆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莹之侧。 苏迈(1059——1119)字伯达,苏轼长子。苏轼前妻王弗生于眉山。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迈居宜兴。轼卒,迈居颍昌。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归颍昌,卒年约六十岁,葬郏县。娶妻石氏(中书舍人石昌言孙女),生二子:箪、符。女一:阿巽,嫁范石禄之孙范潩。苏迟 字伯充,号涌泉先生,苏辙长子。小名梁,生年不详,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15),享年约八十岁。娶妻梁氏(宋状元梁颢之曾孙)。绍圣元年(1094)苏迟留居颍昌。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同苏迟颇多唱和。建炎初,累官尚书右司员外郎,直秘阁,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有政声,婺州父老为立碑祠。后召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集贤殿修撰,知处州。权刑部侍郎,权工部侍郎。绍兴五年告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葬南溪灵洞山。苏适(1067——1122年) 字仲南,小名罗。生于治平四年眉山老家。娶妻黄氏,为龙图公黄寔之女。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后改陈州粮料院。苏辙北归,苏适复出守太常寺太祝。党祸复起,罢、领宫祠六年。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坟。后监西京河南仓,授信阳军司录事。中山帅赵公述荐判广信军,卒于任,年五十五岁。生男:籀、范、筑。苏远(又名苏逊) 字叔宽,又名虎儿。随父苏辙至雷州。娶妻黄氏,也是黄寔之女。大观元年,苏远出监淮西酒,曾回蜀通判泸州潼川府。卒于靖康元年(1126),年仅四十八岁 苏过(1072——1123年)字叔党,后妻王闰之生于杭州。苏轼贬岭南,苏过一直随侍身边。苏轼去世后,苏过闲居颍昌十年。40岁时出监太原税,三年后知偃城县,1123年权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岁。娶妻范氏,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亦能书画。苏轼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葬于河南郏县。生男七人:籥、籍、節、笈、簟、篴、竺;孙男二人:峤、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