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字派

韩休(672年—739年),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韩休制举出身,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他生性刚直,数次犯言直谏,因与萧嵩产生矛盾,被罢为工部尚书。后加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韩休病逝,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


人物生平

韩休为洛州司功参军韩大智之子。

先天元年(712年),韩休与校书郎赵冬曦同中制举文可以经邦科,再举贤良方正科。擢为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开元十二年出为虢州刺史。以母丧解职,服丧完后起用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卒,玄宗敕命萧嵩推举可代为宰辅者,萧嵩表示韩休可适任,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工部尚书罢相。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韩休工于文辞,张说曰:“韩休之文,有如太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

虢州位于东京洛阳、西京长安之间,帝后时常移驾经过,供应舆驾的粮草赋税极重,韩休任刺史时奏请平均分摊赋粮于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回应:“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韩休还是固执争论,相关官员坦白是惧怕忤逆宰相之意,韩休说:“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最后决定如韩休所请。

韩休性格耿直不奉承上意,敢进谏,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玄宗决定流放岭南。韩休答:“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玄宗不允许,韩休固争:“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玄宗争不过而作罢。大致上正直固执像这样。起初萧嵩以为韩休温和柔易才推荐之,韩休遇到事情反而与萧嵩硬争,萧嵩不能平息。宋璟听闻后说:“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萧嵩宽博多可,韩休峭鲠,时政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唐玄宗曾经在御苑中打猎,或张扬作乐稍有过火,就会视左右问说:“韩休知否?”已而谏疏就呈到了。曾经引鉴默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玄宗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 ”


0.0956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