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

  一、重修族谱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谱所载者,列祖一脉之渊源,先祖谥讳,昭穆之序,亲疏之别与夫生辰死忌,墓葬山陵咸备于斯。前人既作,后人当续,族内子孙有能读书明理者,当作修谱为首务也。

  二、崇祀祖先

  祖宗者,木本水源之谓。入庙思敬,遇墓思哀,春秋享祭,永古勿忘。

  三、孝敬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怀抱顾复,恩若昊天!为人子者,将何以图报其万一乎!?务必生当孝养,死当礼葬,春秋祭祀,必躬亲之,斯无忝乎所生焉。

  四、友爱兄弟

  兄弟之亲,内则协力成家而家道昌;外则同心御侮而祸患息,此诚共甘苦之人也。曾闻姜家大被,伯勋仲篪为世所崇敬。吾侪岂宜轻听浮言,贪图小利,致伤骨肉而伤天伦,此世人之所恶者也。 

  五、训诲子侄

  爱护子侄,当以义方,训教读书,以启成人,范之以规矩,母沾点染之尘,岂宜姑息放纵,有类于禽犊之爱乎!

  六、敦厚宗族

  一族之中,子孙众多,总然有亲疏之别,实无亲疏之间也,上而伯叔,当行恭敬之礼;中而兄弟,当尽友爱之情;下而子侄,当施爱育之恩,岂宜持富贵而骄傲,欺凌宗族哉!

  七、和睦乡里

  同乡共井,缓急相依,切勿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必须安常守份,庶能保世以深大也。

  八、尊敬长辈

  长者屈者老成,见识高明。古云:“若要好,问三老”。此之谓也。

  九、怜惜孤贫

  古有仁人恤孤,君子济急。此处己有阴德,彼处或有阳报,未可知也!为人应当以仁善待人,矜怜孤寡,济困扶危,尽力为之可也

0.0886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