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1.jpg

  清 黄慎 麻姑仙像图轴 纸本设色 176×105.3cm 故宫博物院藏

  黄慎以画人物而闻名,且风格独特。在其粗犷的笔墨下,即使是仙道人物也平添了几分豪放的气质。此幅麻姑像体现出画家绘写人物的典型风格,以草书笔法画衣纹,运笔迅疾,线条恣纵,特点鲜明。人物的开脸则用笔纤秀,突出了女仙的柔美。

  自题:“麻姑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发垂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字,皆总真。真人王方平降括苍民蔡经家,召姑。姑至,各进行厨,金盘玉杯,麟脯仙馔,而香气达于内外。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近闻蓬莱水浅,乃涉于往来者,会时略半也。大历三年(768),真卿刺抚州,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之处。乾隆十一年(1746)秋七月写,瘿瓢黄慎”。钤“黄慎”(朱文方印),“恭寿”(白文方印)。鉴藏印:“佩乙平生真赏”(朱文长方印)。

  {page}

  1.jpg

  清 黄慎 荷鹭图轴 纸本墨笔 130.2×71.2cm 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自题款:“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绿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分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雨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瘿瓢。”钤“黄慎”朱文印、“瘿瓢”白文印。鉴藏印钤“借树山房”。

  黄慎的花鸟画更多地继承了明代徐渭的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此图描绘雨后双鹭于荷塘憩戏觅食的情景。画上荷花数茎,枝叶劲挺,花瓣娇媚,似有暗香浮动。两只白鹭翩翩而下,谨慎地着入水面,画家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出“水满池”的情景,“用笔极简,意趣自足”,由此可见一斑。对于荷叶的用笔恣肆狂放,墨色浓重,显示出荷花枝叶肥厚、“风飘不动”的旺盛生命力。在硕壮浓郁的荷叶的衬托下,以淡而轻的笔法描绘出白鹭的轻盈稚嫩,惹人怜爱。此外,画家在简洁的构图中力求营造空间感:图中荷花高低错落,荷叶相互掩映,俯仰向背,姿态各异,有着明显的纵深前后关系。两只白鹭停息在荷杆之后,尤其那只迎面飞来的白鹭起到了扩展画面空间的作用。在文人画中,很容易因注重笔墨形式而忽略景物的空间感,职业画家出身的黄慎在吸收文人笔墨情趣的同时,恰当地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jpg

  枣冢庙又名东岳天齐宫,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翟楼村,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建筑群。始建于西汉,重建于明朝。是为纪念商末之名将黄飞虎弃暗投明助武王在此伐纣有功而建,黄飞虎死后被谥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而镇守东岳”。 

  此道观随经战乱劫运毁坏,至今仍保存一定规模的建筑,经当地善信们捐资修缮,现有养老宫堂楼,玉皇殿,天齐殿,吕祖殿,圣母殿,东西阎王十殿,山门等建筑是豫南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道观,然而与昔时相比,仅存完整庙宇的三分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至三月二十九,这里都有盛大的古庙会。 

  

  历史沿革

  枣冢庙始建于西汉时期,据庙内代碑文记载:“为纪念商末之名将黄飞虎弃暗投明助王伐纣有功而建,黄飞虎死后被谥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而镇守东岳”,掌管人间生死、贵贱、祸福之权。为人消灾免难,增幅延寿,人们有求必应,灵验非常,因此,当地信士们就于此地开荒斩棘,修建庙宇,塑其神像以祀奉香火。经唐、宋、元、明历代修缮扩建,始成规模,全庙总占地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经过历代的维护和扩建,枣冢庙发展到明朝时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建筑群了。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朝由于制砖业的发展,砖的生产量大增,大部分建筑都用砖砌,地方建筑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枣冢庙的两层后殿属于明朝建筑。它的墙壁是用砖砌成的,室内的间壁和地板,大都以木板构成,整个建筑是框架结构,很坚固,大气而又朴实。枣冢庙大殿檐角的饰物也很多,像石雕、木雕,它们像是抽象意义的画,代表着吉祥和丰收,体现了人们的共同愿望。

  民国时期又在前面增建了花戏楼,与转楼厅、望乡台、山门等相配,最终形成了一庙三院的建筑格局,使这座中国古代庙宇的建筑格局日趋完善,即南有山门与大殿,加上东西廊房和阎君殿组成前院;二殿和东西两侧的娃娃殿、青苗殿组成中院;堂楼与东、西楼组成后院。

  虽说枣冢庙的建筑保存非常完好,可由于年代久远,年久失修,到了现代已经破败不堪,并且后殿已经成为危楼。

  2005年9月,枣冢庙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商丘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枣冢庙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来历

  人们之所以称这座古庙为“枣冢庙”,是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是一处古代文化遗址,并且形成了一个丘状的土堆,古代这里河流纵横,沼泽密布,汉代以后人们习惯将坟墓埋于土堆之上,所以豫东一带的人们将有埋墓的土堆称为“冢”。古人一般称高坟头为“冢”,汉代规定皇帝的墓称陵,诸侯的墓才称墓,所以古代一般人的墓是不能称墓的。后来可能因冢上及四周生长有枣树,后人便把这里称为枣冢庙了。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它具有几千年的物质内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庙址下面是一个高出附近地面的土堆,这个土堆在商丘被称为冢。之所以叫枣冢,就是因为在商末周初,灭商战争中间,这一片是枣树林,所以就叫枣冢了。

  

  建筑布局

  现存的枣冢庙为明代建筑,共分三节九院,占地3780.25平方米,十分壮观。中轴线自前向后依次为山门、东岳大殿(黄飞虎殿)、玉皇殿、先王殿(二层楼院)。东跨院依次为大佛殿、禹王阁、奎星楼。西跨院依次为吕祖殿、三官殿、浑元楼。另外在中轴线两侧还建有阎王殿、森罗殿、泰山奶奶殿、姥姥殿等建筑。

  先从山门进去,在山门的两侧,各有一匹巨马,东面的马,据说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出行用的马,而西侧的那匹是替各路神仙办事的人所用的马。两侧的梁上各有一条巨龙,并且龙还抓着一个妇人。这龙抓的是个恶妇,恶妇在世间做了坏事,违背了人民的利益,才被上天所惩罚。

  走过山门是前殿的大院,大院的两侧是两条长廊,长廊里供奉的是十殿阎君。李祁才介绍说,东五殿是一、三、五、七、九阎君,西五殿是二、四、六、八、十阎君,还有牛头马面及黑白无常。

  前大殿供奉的是黄飞虎。他被封为东岳大帝,坐在龙椅上的他,显示出不可侵犯的威严。李祁才说,黄飞虎一直受人们供奉,他掌握人们祸福的情况,主管赏善罚恶。

  绕过前殿,来到中殿,这里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他是人间所供奉的天界职位中最高的神仙。而在中殿东侧的那个殿却供奉着佛教的地藏王菩萨。李祁才向迷惑不解的记者解释说,有人类就有地藏王菩萨,他是人类的始祖,人们对他的供奉,延续了上万年。他掌握整体上的天堂地狱及人的祸福、增福增寿。

  后殿被人们称为混元楼,里面供奉的是东岳大帝的父母。除了这些殿堂以外,还有三圣母殿,供奉的是释伽牟尼的母亲、孔圣人的母亲及太上老君的母亲。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这样就将天上、人间、地下各路神仙请到了一起。

  

  文献记载

  庙中的碑文记载:西汉时期的梁孝王曾经在此建造行宫,这是丘上有建筑的开始。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之子,因他仁慈孝顺,死后被追封为孝王,后人称之为梁孝王。因他功劳显赫,再加上窦太后的宠爱,所受赏赐无数。梁孝王富可敌国,又生性奢侈,在他的有生之年,在梁国境内大兴土木,建造了闻名天下的梁苑。《史记·梁孝王世家》说梁苑“方三百余里”。梁苑规模宏大,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娱乐的多功能的苑囿。所以梁孝王在此建立行宫是极有可能的。

  

0.3175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