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王学浩(1754—1832年),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年举人。为人恬澹旷适,绝意干禄。遍历燕、秦、楚、粤。山水得王原祁正传,上追元四家,结体精微,笔力苍古。中年兼涉写生,赋色极淡,具有元人苍古之气。晚年专用破笔雄浑苍老,脱尽窠臼,画格为之一变。著有《山南论画》,立论精当。于书无不工,篆、隶古劲,直接秦、汉而不自谓能。真书从欧入褚,晚探二王秘。行书更得瘗鹤铭笔意,坚苍浑厚,自成一家。工诗,卒年七十九。

3.jpg

清·王学浩浅绛山水图轴 纸本 纵144.6厘米 横74.6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图写崇山峻岭,纵向逶迤,山石嶙邻,翠缀岩头,溪渚山居,树木葱郁。作者崇尚元代黄公望,追求其笔墨韵味,讲究空灵洒脱,平淡天真。构图平中带险,山石以干笔皴擦,苔点疏朗;丛林着墨点染浓淡有致,用赭色点染;笔法秀劲,气韵苍润,色调沉着凝重,秋意溢人。图右上角题道:“大痴画在着力不着力之间,近来学者都失此意,凡作画须活活泼地,一落间架便觉滞气,于大痴一脉尤忌。”署款:“庚寅小春月写于山南老屋之易画轩。椒畦浩。”下钤朱文:“椒畦”、“王学浩印”。图作于道光10年(即1830年)。

  

图片2.jpg

《王阇桂墓表》砖,朱笔,纵35.3×横36×厚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昌延寿十三年(唐贞观十年,636年),朱书六行五十四字

释文:延寿十三年丙申岁二月朔辛酉四日薪除甲子,交河郡民镇西府兵将王阇桂遇患殒丧,春秋七十有二,以虬车灵殡葬于 墓。王氏之墓表

0.1046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