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关心民瘼,爱惜穷人,多次筹款筹粮赈灾,很得饥民的爱戴。他的《食苦瓜》一诗有云:“不是平生偏爱苦,只因曾自苦中来”,抒发了他同情穷苦人民的心声。
文泰善于团结群众,排除纠纷。有一年,黄坡三柏与端德双村争一块地建神庙,一方要占为己有用作建“伏波庙”;另一方则认为这块地属于自己村的,要用来建“冼夫人庙”。为此,两方争持不下,告到知府也无法解决。文泰闻知后,立即亲赴现场观察,然后写了一首《冼夫人庙》的七言律诗。诗云:
“高凉片石屹嵯峨,绣奇功字不磨。
一代桓文属巾帼,千年魂瑰护山河。
请缨后有秦良玉,立柱前无马伏波。
此是当时开府地,至今谁复唱夷歌。”
启发和说服了两村群众,建议由双方建“冼夫人庙”,共同敬祀,解除纠纷,使两村和好团结。
李文泰一生撤擅诗长对,为人写了不少诗文、对联、寿文和祭文等。高州城常平街的协中书院,系高郡六邑李氏以唐高祖李渊为共祖,联合创建之书院,为高州府李姓子弟赴府试住宿习读之所。该院面向笔架岭,院址傍孔庙,文泰给它写了三副长联。其一曰:
李木植根枝攀桂杏树楷模叶懋枝繁桥梓森森标梁栋
渊源洵浩荡溯清涟沿邑注泉深流阔波澜淼淼汇江河
其二曰:
系出理官念先代谟陈尧舜礼守商周历秦汉魏晋唐宋以来椒衍瓜绵胥一本
谱由陇右裕后昆基开粤海宅定高凉聚茂电化吴信石之众支分派别总同源
其三曰:
楼下面山问谁笔大如椽把天外三峰权作先人邺架
居原近圣许我门高容驷让阶前尺地得瞻夫子宫墙
此三联,头一联以“李渊”二字为对头对尾的开头,接着分别以“木”、以“水”为偏旁作对,悬挂于正中大厅的两侧。第二联写李氏的历史和地理播迁,也是悬于协中书院的正座。第三联写协中书院的地理位置和远近环境,贴于协中书院的楼上。有识之士,为这叫绝。不是文史功底深厚,无法写出这么好的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