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刘姓源远流长,系出黄幸,源于尧帝:据《左传》、《史记,夏本纲》、《汉书·地理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汉书·高帝记》、《周礼》等史书和刘氏族谱记载:上古时期尧帝第九子源明为支:姓第一世(以封地为姓)之“开创始祖”;夏朝“御龙氏”刘累系刘姓第18世建廷始桩:汉高祖刘邦系刘姓第75世“国姓始祖”。自源明公开始,历时4000余年,己传150余代:自西汉开始,刘姓共有帝王66人,起义领袖12人:国家主席1人,执政时间有700余年:

光山刘氏,于公元前11年汉宣帝裔孙刘井被封西阳侯,在光山建立诸侯国,这是有文字记载光山刘氏早期的活动情况:刘姓人口为光山县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6月入谱的刘姓有63500多人,占县内人口(201 1年人口普查全县833300人)的7.6%,是光山县人口较多的前几大姓之一:光山县刘姓人历代人才辈出,文人志士甚多,为光山的发展进步和经济、文化的繁荣鼓出了重大的贡献。汉代刘井、南北朝时期刘子尚受封在光山建立侯国:  “西阳国”:明代初年的刘靖“授国子监丞,累官左司谏、左春坊,左谕德,备帷幄顾问,性情朴直,多呈良策,深得太祖皇帝(朱元璋)信任。为官三十载,归乡时囊无余积。归乡后每岁虽仍受朝庭慰问,而毫无仕官之态,宛若农夫,自食其力,乡人皆敬之”  (《光山县志,人物志:、):刘学曾,人称“天官”,祖孙三代皆为朝廷重臣,司政安邦均有建树:清代刘光裔,光山县城关东门人,受封文林郎,为光山历史文化名人,留有诗词佳作广被推崇:一代名僧一一净居寺43世住持刘明晋(1861-1949),世住光山文殊寺(现属罗陈)大刘村,虽然己入空门,却时时关注苍生福祉,尽个人所能竭力施救,他的许多故事至今在光山民间广被传颂。优秀企业家刘家敏,乘改革开放之风,以德立身,以诚信立业,精益求精,白手起家逐渐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等等。为了溯古追源,发掘刘氏历史,弘扬传统文化,在光山县刘氏根亲文化研究会的有力组织和全县刘姓族人的共同参与支持下,经三年来的聚合族力,终于创修出版了这部史无前例的《光山县刘氏通谱》。

“通谱”以居住在光山县的刘姓人为入编对象,记述各个支脉的流变、繁衍,理清脉络,并从人文远祖燧人氏开始,以“像赞”、  世系年表(谱)和纪念地、祠、墓等实物的各方面材料佐证,记叙介绍先民的繁衍及生存状况:各个支脉则通过“世系考”,收录入编个人的生、卒、住地、学历、职业、职务、成就、配偶、子女和上辈人名等信息,是一部光山县刘姓人的字典。  《光山县刘氏通谱》的付梓,为促进和谐,加深联谊,寻根谒祖,褒奖优秀贤能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是光山刘姓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盛事。

值此谱书告罄之时,谨以作序,对在编纂工作中付出艰辛劳动和贡献的工作者深表敬意。刘姓人将以此为纽带,凝聚力量。为建设光山,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刘钰(1410年—1472年),字廷美,号完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正统三年(1438年)举人。官至山西按察佥事。老而嗜学不衰,为诗清丽可咏,有《完庵集》。山水出吴镇,王蒙、风格苍润。书正、行出赵孟頫,行草学李邕,各极其妙。写山水林谷泉深,石乱木秀,云生紧密,幽媚风流,蔼然高者,攀鳞巨老,庶乎升堂,特未入室耳。天顺(一四五七至一四六四)间与杜琼、徐有贞、马愈、沈贞吉、恒吉并能写山水,近世莫及。卒年六十三。

刘珏在绘画上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是明代前期吴门地区一个较为活跃的文人画家,给吴门画派起到了一定影响。

1.jpg

刘钰 《仰间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

刘钰《仰间帖》纸本 行书 

尺寸27.9×42厘米

【释文】:仰间勿辱书问,併及华笺见示,顾予虽非造五凤楼手,谬领佳惠,岂能默默,因成谢笺一律,语狂意浅,不可呈诸大方。然冒进不容己者,良欲取正于有道也。中秋后三日,晚生刘珏录奉兰室先生隐德函丈。

数幅含香质更华,寄来新自浣溪涯。素逾阴壑三冬雪,红夺春江一片霞。拂拭顿轻南国茧,保藏不异玉堂麻。他年拟写天人策,拜上唐尧圣主家。

此帖是刘珏写给朋友的回信,感谢朋友寄来的笺纸,并作诗一首赞美笺纸的华丽。署款:“中秋后三日,晚生刘珏录奉兰室先生隐德函丈。”

款下钤印:“廷美”、“进思轩”、“忠定公世家”。引首印“益有斋”。鉴藏印有“顾崧”、“希曾”、“二谢”、“安山”、“吴县潘承厚博山珍藏”、“张珩私印”等诸印。
此帖书法类赵孟頫,结体圆健规整,用笔娴熟、洒脱、颖秀,笔画之间连丝自然且行气酣畅淋漓,这与他当时看到朋友所赠之华丽笺纸的喜悦心情是分不开的。( 撰稿人:李艳霞)

资料参考:故宫博物院网


0.084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