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西县城关镇前南沟底村刘氏一族,现有人丁千百,但不知是先辈未立家谱,还是中途因故失落,祖宗源于何处,何时迁居到此,其间沧桑巨变之事,虽众说纷纭,但查无实据,莫衷一是,故不敢谬论。尚待后起之秀续查补偏,按籍而稽。

从幸存《刘氏宗祠》(俗称神子)及族兄翰荣(又名子芳)遗墨得知,我村现居刘姓鼻祖刘如金之名,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一七一五年,村中修葺《观音庙堂》时,已碑勒捐款者四十二户之中,迄今已繁衍子孙十四代。遐想三百年来,历代先辈无论幸逢太平盛世时期,还是险遭风雨飘摇之际,均能承前启后,将一幅《刘氏宗祠》传至今日,供后人祭拜,可谓为刘氏一族立下丰功,为子孙后代树起楷模。追思往事,令人肃然起敬。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今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草木有心,禽鱼感泽,况在人伦,而不铭戴?为弥补无家谱之缺陷,余斗胆录《刘氏宗祠》、查故人墨迹、访健在耆老及有识之士,初步编篡了山西省汾西县城关镇前南沟底村《刘氏家谱》,分序言、源流、人物、家训、艺文、宗祠坟茔、刘氏世系、命名及后记九部分记述。不求传扬,仅作自警。

新撰族谱中,对故人、往事,均如实记录,不分偏见,不言糟粕。对当代凡有事业成功之女性,无论女儿或媳妇,与男子一样,均可载于族谱之中。刘氏世系中,增加了女儿姓名及嫁于何处、媳妇姓名及娘家村名,以示男女平等,以利子孙后代追思。

为了了解全国刘氏历史发展梗概,传承刘姓传统美德,我借鉴云南省腾冲地区刘氏家谱“彭城春秋”的写法,在有关篇目中简要介绍了全国刘氏历史概况及部分传统谱牒文化、优秀人物及其典型范例,意在增长见识,学习先贤,提高自我,激励族人,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努力。

由于编纂水平有限,遗漏及错误之处望读者指正。


作者简介

刘鹗(1857年—1909年),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辑有《铁云藏龟》、《铁云藏匋》(附封泥)、《铁云藏印》等书。其中《铁云藏龟》出版于1903年,是为殷墟文字的第一部著录。

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2.jpg

3.jpg

4.jpg

刘鹗 《致勤伯书札》


作品

释文:勤伯仁兄大人阁下:两次失迎,歉甚歉甚。弟拟十五日暂回上海一行,其详细情形,晤子襄兄便知,盖连日皆晤面也。恭邸此时又赏假十二天,假满且未必不续假,闻病势甚重云。军务处业已公文堆积如山,亦非一、半日所能清,故弟抽空一行,不过月馀即回耳,恕不走辞。敬请文安 尊大人前均此请安。愚弟刘鹗顿首

资料来自中华博物网


0.081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