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四、历史上的高姓郡望
2、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以渔水之阳得名。高隐、高瞻之后。
3、广陵郡:汉时置。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曾孙高悝之后。
4、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5、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高瞻之后。
五、姜姓高氏(渤海高氏)世代谱系表(上源西周齐太公姜尚,下迄南宋高世则家族,本表据史记、新唐书、氏族志等史书和各地高氏名谱修成,没有确凿根据请不要擅自修改)
姜姓高氏世代谱系(含公子高、公子祁两支高氏)
01世齐太公(姜尚,字子牙)
02世齐丁公(姜彶)
03世齐乙公(姜得)
04世齐癸公(姜慈母)
05世齐哀公(姜不辰)、胡公(姜静)、献公(姜山)
06世齐武公(姜寿,献公子)
07世齐厉公(姜无忌)
08世齐文公(姜赤)
09世 齐成公(姜说)、公子高(文公次子)
10世 齐庄公(姜购)、公孙癸受(高子)
11世 齐厘公(姜禄甫)、高傒(癸受子,字祖望,谥敬仲)
12世 齐襄公(姜诸儿)、齐桓公(姜小白)、高庄子(虎)
13世 齐惠公(姜元,桓公子)、高倾子(顷)、高酀
14世 公子祁(惠公子,字子高)、高宣子(顷子,名固)、高式(酀子)
15世 姜虿(字子尾)、高厚(固子)、高偃(式子)
16世 高强(姜虿子,字子良,后世不详)、高子丽(厚子)、高张(偃子)
17世 高止(子丽子,字子容,出齐奔燕)、高良夫(张子)
18世 高竖(止子)、高柴(良夫子,厚余堂始祖)
19世 高鱼(竖子)
20世 高彄臧 21世 高石 22世 高般
23世 高赫、高赭
24世 高宽(赫子)、高穹(赭子)
25世 高峻、高量(宽子)、高严(穹子)
26世 高奉名(峻子)
27世 高鼎 28世 高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