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五、六年后才告落成。家庙占地

  面积960平方米,以家庙及左右厢房组成,家庙以门厅,前厅、左右

  庑廊,正堂组成。厢房面阔五间。家庙墙脚板石精凿,墙面全部青砖

  砌筑,悬山项,燕尾脊。正堂上悬有“会魁张一栋”和四个进士牌、

  竖匾“翰林张作舟”,横匾“慈晖衍庆”。马堂开基祖张文通,原居系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明洪武廿七年(1394年)迁平和马堂山铁寮窠。六百多年来,传下二十六代。繁衍双马、龙陂、顶新楼、山美、将军径、井下、下新楼、占厝岭等18个村近四万人。明清朝代,马堂张姓后裔部分迁入广东、广西、浙江和台湾,其中渡台的有七世茂公迁台北。八世应标定居台湾粪箕湖,九世士发三兄弟定居台湾鸡笼山,廷显移居南投坑仔尾。第十世荫迁居高雄大社乡。第十一世郡迁南投,潮、层先入南投后迁基隆市,玉棕迁南投,鸿章先迁南投后住台中,世吉、世选二兄弟迁基隆市剌竹城。第十二世火迁入下七张犁在。第十三世涉移居云林,朴信公、享至台中大雅。第十四义直、利川先到南投开基,利川后迁台中大雅,指到七张犁垦荒,四静、腾迁南投,松仔迁台北县。第十五世大连先入淡水县,后分居宜兰、桃园,宗乾居台中县大雅,还有先祖到屏东县的等等。定居在台湾的张氏族人利川派下,在台中大雅有创建“裕昆堂”。南投县有建“乾亮公祖祠”,南投县平山里彰南路建有“郡公祖庙”张氏祠堂等家族祠堂。值得一提的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1928年出生在彰化,其祖籍也是平和马堂人。近几年来,很多祖藉马堂的台湾张氏族人,纷纷回乡寻根祭祖,参与维修祖祠,资助公益事业。

  张氏家庙旗杆简介

  在福建漳州南靖县塔下村的德远堂张氏宗祠,环境优美,独具特色,可称得上是一座罕见的祠堂建筑。

  张氏宗祠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塔下村结合得非常紧密,成了村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塔下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村,村里一座座造形别致,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楼屋,沿着一条长约一公里的清溪两岸修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沿溪铺设宽广的村道,村道两旁有高低错落的石阶通向各家各户。沿着石阶可下到溪边洗衣物,取水烧煮饮用。在溪水之上,每隔100米左右距离,就架设一座石孔桥,以通行人,把两岸村子联为一体。桥下水声潺潺,鱼儿游动。真是一幅山清水秀,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图画。

0.096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