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族谱之作固所以考世系亦,所以深追远之情也。吾族于氏自明初从登州府文登县赤山大水泊,迁至潍县阙庄居住,历年久矣,嗣后有阅三世自阙庄迁居城里四牌坊者有阅六世,自四牌坊迁居碑子皂户后埠头者有阅三四世,自碑子迁居时家埠前吕家者,人丁繁衍闾里众多,诚有不可胜道者矣。自际隆祖虑世系之不明俾,后世无以为考稽之资,于是修为族谱而详志之,其中某为大宗、某为小宗、某为某之亲出、某为某之继嗣,即养子之附于内,而螟蛉者亦无不了如指掌亦。然世系难得明,而坟墓犹未暇记载也,且夫坟墓之记载,亦岂可忽乎哉?夫以仲尼之圣犹待于五父之询,而况其下者乎。遐思自始祖迁潍以来,其坟墓之淹没而无稽者何可胜数,此皆后人念之而不觉心伤者也,吾为此惧,故与继光弟约阖族共议,将坟墓绘成一图附于谱末,其年远者但列其所在,不敢有臆断,其时近者并详其山向,勿使有惑疑,而且某祖在于某方某坟居于某次,使后人之祭扫者庶可览之,而快然无憾也。则世系明而追远之情亦,伸亦。

于.jpg

宋朝时期,于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姓氏仅居第103位。当时于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于姓总人口的21.3%。于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四川、浙江,这四省于姓大约占全国于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北、山西、广西、湖北、江西、江苏等,其他地区缺少资料。全国形成了以鲁豫、四川、浙江为中心的三大块于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于姓大约有2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为明朝第八十五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于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当时于姓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河北,这三省于姓大约占于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四川、山西,这五省的于姓又集中了29%。山东仍为于姓第一大省,约占于姓总人口的40%。宋元明期间,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部和东南方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于姓分布特点。

当代,于姓的人口已达到642万,为全国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约占于姓总人口的71.9%,其次分布于江苏、内蒙古,这两省区又集中了9.1%的于姓人口。山东为当代于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于姓总人口的21.8%,一千年来山东一直是于姓人群的居住中心。全国形成了以山东和辽宁为中心的二大于姓居住区域,于姓人口向四周辐射,逐渐减少,长江以北多于姓,长江以南少于姓。在近600年当中,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于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的移民。


0.0945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