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明)
冬夜观树影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瑀,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三竺道中
人行松径静,数里不知遥。
路转还逢寺,僧迎只过桥。
岩姿收独妙,泉响息群嚣。
东去频回首,山花似我邀。
发文正公吊书后有作
有句传江左,长教和且歌。
未应知已少,自是爱人多。
云野秋无雨,风江晚更波。
伤心门下士,鬓发渐成皤。
秋野用杜韵
河汉三秋隔,星辰万里违。
客怜双鸟去,僧讶一人归。
相马吾何有,知鱼尔亦非。
春风故相爱,吹绿北山薇。
青灯自照砖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
和浦文玉观水(二首)
新晴出郭门,四野惟一水。
忆自庚午年,两恒尝见此。
坐我天上身,江南画船里。
陶谢空遐思,今有桂岩子。
万壑正横流,我方浚泉水。
山灵如有知,应笑我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苍茫里。
沧浪复沧浪,野歌听孺子。
胥门
臣奢无辜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
朝辞楚疆莫吴国,还兵入郢亦太酷。
愤愤心,还未足。楚何怨?吴何恩?
豫让死,王裒存。是邪非,不必论。
一片鸱夷皮,裹骨难裹魂,北风莫遣向越奔。
向越奔,无不可,只恐仇吴似仇楚。
寄题东林寺壁
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
谁云净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莲花开。
莲花开时千万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渊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头上巾。
攒眉掉臂谢公去,一杯浊酒堪全真。
当年意在谁独识,虎溪笑处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月落江云树千尺。
送萧户部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
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鹤舞
误向丹丘共羽流,多情今得此亭幽。
长鸣似与高人语,屡舞谁于醉客求。
风羽九逵能抗晚,野心万里欲横秋。
试将衣袖闲招引,转尽花阴意未休。
忆文正公尝欲卜居宜兴
几年卜筑欲江东,阳羡溪山罨画中。
千里有情春草遍,一樽无地暮云空。
相州未得归韩老,汝颍犹堪葬长公。
曾说近游须馆我,吾亭今合号涯翁。
再作太白山人歌
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
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
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
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
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游遨。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
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
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奈山人何。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送秦中丞国声之湖南兼呈东山先生
中丞旌节自东来,黄鹤楼高倚宪台。江汉朝宗千古地,风霆鼓舞一时才。
洞庭水阔春初渡,衡岳云深晚正开。老矣东山烦问讯,苍生回首柰何哉。
用前韵寄秦中丞
一介南来得两书,高秋松菊自幽居。君才江汉兵荒后,吾道山林疾病馀。
宪节故应随有鹤,儒餐真合食无鱼。瓣香为致华容否,梦里怀人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