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懋谦
单懋谦(1802年-1879年),字仲亨,号地山,湖北襄阳人,晚清官员(文渊阁大学士)。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殿试名列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左都御史、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三年至六年,于襄阳办团练,拒太平军。同治十一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丁忧期间,回襄阳鹿门书院讲课,擢拔英才。光绪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单精诗词,工书法,有《岘云山房遗稿》存世。
人物简介
单懋谦(1802~1879)清朝官员。字地山。襄阳人。清代同治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即宰相)。祖父秉鉴,因行孝,有美名。 公元1832(道光十二年)进士,历任编修、赞善、洗马、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后因请筹军饷会剿奉天"盗患"、创办团练有功,深得朝廷赏识,先后管理户部、吏部、国子监事务。后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督广东、江西学政时,革除陈规陋习,主考三次,识拔英才,尚书郑敦谨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均为他所发现。在襄阳时,曾在鹿门书院讲课,收入资助贫苦高才生。其旧居在襄阳古城北街,保存完好。
生平事迹
懋谦生性聪颖,自幼随祖父读书。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进士,授编修。十九年,大考,居二等,升赞善,不久迁洗马(赞善、洗马均系清代詹事府之官职,掌经史文章之事。赞善从六品,洗马从五品)。二十年,督广东学政。后因父丧母忧,请假回乡。二十九年,汉水暴涨,灾民流离失所,懋谦倡议赈济,不少人免于死难。
咸丰初,太平起义军连下德安(今安陆)、随州,逼枣阳,襄阳因为懋谦所办团练阻扰,未能攻下。后胡林翼治鄂,对懋谦颇倚重,襄郧一带军饷,概由其筹办。
咸丰六年回京,单懋谦仍补原官。七年,督江西学政。后任工部侍郎。十一年,奉命按察巡抚毓科、布政使庆廉一案,因处事公正,不久调吏部,升左都御史。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授工部尚书。后因请筹军饷会剿奉天“盗患”,创办团练有“功”,深得当朝赏识,先后管理户部、吏部、国子监(太学)事务。同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不久,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十三年,因耳疾请解职回家,三次上奏,始获准。光绪五年卒于家;终年七十七岁。赠太子太保(虚衔,乃大臣之荣典),谥文恪。
单懋谦为人温和,处世持重。当时用人颇讲资历,特别是汉人当宰相的,更重勋望,惟单懋谦一人先后经历了朝廷六部中的五部,而最终主掌朝政,一时颇为世人所钦羡。
单懋谦督广东,江西学政时,革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主考三次,识拔了一些后进。尚书郑孰谨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均被他所发现。襄阳名士、翰林院编修王万芳亦曾拜在门下。
单懋谦在襄阳时,曾在鹿门书院讲课,将其收入资助贫苦之高才生。
艺术成就
单懋谦精诗词,善书法。光绪元年书题的“米公祠”三字,浑厚庄重,丰润有力,一百多年来为人们所赞赏。1874年《襄阳县志》告成,曾为作序。1875年书题“米公祠’三字,刻于米芾纪念堂门楣之上。其著作辑为《岘云山房遗稿》。
单氏故居、单家祠堂仍较完整地坐落在襄阳城北街。
单雄信
单雄信(?—620年) ,隋唐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别名飞将。勇武过人,同郡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后翟让被杀,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单雄信归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徐世勣为单雄信求情失败,单雄信被斩首。
人物生平
效力瓦岗
单雄信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一说能马上用枪)。大业九年(613年),韦城翟让亡命瓦岗,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勣前往归附,翟让在徐世勣的建议下攻取荥阳、梁郡二郡,瓦岗势力达到万余人。同年,李密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瓦岗。
大业十三年(617年),翟让在王伯当与徐世勣的建议上将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同年七月,李密率军与王世充会战,双方互有胜负。此时翟让部下王儒信劝翟让夺李密之权,但翟让拒绝,李密听到这个消息后,打算除掉翟让。逢王世充率军进攻,翟让率军出战被王世充击败,李密与单雄信率领精兵前往救援翟让,打退王世充军。第二天,翟让到李密处摆宴,李密拿一张好弓给翟让,派人趁翟让看弓时将翟让砍杀。徐世勣被乱兵砍伤,单雄信无奈,向李密叩头求饶。房彦藻以单雄信轻易屈就,劝李密杀了他,但李密爱惜单雄信才能,拒绝这个建议。李密宽慰单雄信、徐世勣等,让他们分统翟让部众。单雄信投降世充
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隋炀帝杨广,李密接受王世充的册封,率兵与宇文化及作战。九月,李密击败宇文化及后,王世充率军来攻李密。李密留王伯当守金墉,率军前往偃师。李密让单雄信领外马军,在偃师城北驻扎,王世充率军袭击单雄信营,李密派遣程咬金和裴行俨前往救援,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咬金抱起裴行俨逃脱。王世充打败李密,进围偃师,单雄信等人投降,徐世勣转而投奔李唐。王世充用单雄信为大将军。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一说单雄信要杀的是李元吉),徐世勣出现制止单雄信,单雄信于是退走。
战败被杀
同年五月,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旧唐书》则称是李渊下旨处死单雄信),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单雄信安慰徐世勣说,没关系,我知道自己必定会死。徐世勣说,忠义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徐世勣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下,说自己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单雄信吃下后赴死。
历史评价
刘昫《旧唐书》: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司马光《资治通鉴》: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赵翼:伪郑单雄信,挺槊追秦王。伪汉张定边,直犯明祖航。彼皆万人敌,瞋目莫敢当。使其事真主,戮力鏖疆场。功岂后褒鄂,名应并徐常。惜哉失所依,草贼同陆梁。
形象转变
唐朝时期,正史《旧唐书》里说单雄信是一员骁将,段成式《酉阳杂俎》里所载单雄信将伐枣树砍伐作为枪杆,造一重达七十斤的枪头,称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并祭祀他。
但到了元代,元杂剧中尚仲贤《尉迟恭单鞭夺槊》写单雄信“逞大胆心怀奸诈”,明代《大唐秦王词话》中单雄信中了王世充的美人计做了他的驸马,然后诈病病回金墉,在王世充与李密交战之际,将李密众家眷押解回郑,胁迫众将投降王世充,事后却又阻止王世充给他们加赠官职,让他们以半俸闲住长随营。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单雄信又跪地求饶,形象被丑化。
晚明时期,袁于令在《隋史遗文》里将单雄信的形象扭转,并首次写出单雄信绿林首领的身份,为人侠义,扶危救弱。清代《说唐全传》及《隋唐演义》里的单雄信形象秉承了《隋史遗文》。单雄信身为绿林豪杰,劫富济贫,豪侠仗义,最后宁死不屈。
单雄信史籍记载:《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