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鏊(1449年—1524年),字济之,别号守溪,学晚号震泽先生,苏州吴县人。
王鏊有书名,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不足处似清健有余,沉稳不足,笔画略见干涩,这或许与硬毫书有关。
王鏊 《自书七律诗》轴,纸本,行书 139.2×3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客里相逢又别离,道山亭下范公祠。悠悠世事回头异,落落功名入手迟。河朔气豪三伏饮,江湖天远十年思。扁舟八月秦淮去,丹桂香中好赋诗。鏊游学宫时与和仲黄君相从最密,今十有二年矣,其行也能无情乎?故为赋此。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
署款:“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钤“济之”、“太史之章”、“守溪”朱文印三方。
此诗是王鏊为送朋友出行分别时所作并书,时年37岁。其书清劲爽健,瘦硬挺拔,结字严谨修长,系细硬笔毫所为。
{page}
王鏊《自书五律诗》轴 行书 132.8×6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末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 金山一首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
轴书五言律诗《金山》一首,款署“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钤“济 之”(朱文)、“大学士章”(朱文)、“共月庵”(朱文)印。
此轴书法以细硬毫笔书之,行笔迅疾狂放,线条劲健爽快,大有宁折不屈之势。故明代雷礼《列卿记》称:“鏊书法清劲,得晋唐笔意”。
作者简介
王宠(1494年—1533年),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今苏州吴县)人。他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绪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享年仅四十岁。为唐寅姻亲,其子娶唐女,亦与文徵明交善。
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其中尤以书法最为知著,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道正功深,书风趋于端庄古雅,在吴门诸子中,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内,他的笔下无狂怪之病,点画、结体皆有来处,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无琐小习气。他的小楷取法钟繇,冲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见清淡;草、行法《十七帖》、《圣教序》等而形神兼备。在书法史上学王右军杰出者米芾、赵孟頫 之外就数他和王铎,而且各有所长;米得王之迅疾,赵得王之端正,王铎得王之雄厚,王宠得王之萧散。就气韵言,王宠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圆融,更进一步。
作品有楷书《辛巳书事诗册》,草书《李白古风诗卷》、《石湖八绝句卷》等。
王宠 《水绿天微霁五言诗轴》 纸本草书 148×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水绿天微霁,山青花影新。薄衣初试屐,耽酒任欹巾。圣世支离客,泥涂甲子春。放歌林木动,岩卧有真人。
款署:王宠。
钤印:王履吉印(白文)、斋(朱文)
{page}
王宠 《草书七律诗》轴 纸本 行草 141.8×2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囊中未得飡霞法,溪上时留泛海槎。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
署款:“王宠”。钤“王履吉印”白文印、“韡韡斋”朱文印。
本幅为王宠自书七言律诗《横山下种瓜作》一首。用笔疏宕遒健,锋藏书劲,拙中寓巧,得王献之质朴率真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