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2.jpg

王鸣盛《行书七言律诗页》 纵25厘米,横15.1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作者简介:

王鸣盛(1722年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号西沚,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澧部侍郎。自幼天资聪颖,早年师事沈德潜,其诗收入沈辑《吴中七子诗选》。鸣盛从惠栋治经,以汉人为师,史学成就尤大,着《十七史商榷》,对历代史籍中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等考证精详,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并称清代三大考史名著。有《尚书后案》、《周礼军赋说》、《蛾术编》、《西庄始存稿》、《西沚居士集》、《耕养斋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作品:

释 文:喜君僦宅静无尘,恰与招提作比邻,架上图书聚所好,庭前竹柏得其真。雪中鸿去曾留迹,磨畔牛疲又踏陈,试补衲头修屐子,残碑同访采师伦。筒谢金圃前辈。小径升堂共笑□,冻云薄雪罨檐牙,揽祛人比同林鸟,过眼年惊赴壑蛇。准备□盆添旺相,开支椒酒作生涯,柑期犯卯休归去,一任□□漏鼓挝。小除夕集金圃斋。近诗二律钞呈吟江二兄先生,东吴王鸣盛。 

小莽苍苍斋旧藏 田家英家属 捐赠

作者简介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1.jpg

王铎 《草书录语》轴 绫本 纵254.2cm,横48.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云之为体无自心,而能合电章,霑被天下,自彼盘古罔有衰歇之貺。宋公以岱云别号,不独仰景泰翁也。嘘枯洒润,田文明,其望熙亯非棘欤。庚辰夏宵奉,王铎。

{page}

1.jpg

王铎 《至顿庄作》轴 清顺治七年(己丑1649年)绫本 行书 220.6×48.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未见熟为得低回虚白村水痕非外物天气有中根世坏诗书贱春来桃李言开篷凭渡梦聊尔畅心魂 至顿庄作 己丑五月雨中仙舟道契正之 王铎

1.jpg

王问 《慧山寺示僧诗》纸本 行楷书 31.4×76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

此卷为王问自撰并书示慧山寺僧诗。字如拳大,行中兼楷,风骨遒劲,有东坡遗风。

释文:

《慧山寺示僧》 绣岭白云深,连峰檞树阴。溪深不辨路,昼静每关门。渐觉桑麻长,都无人世喧。闲来理残篋,只有道书存。

《过谈氏隐居》 独泛子猷棹,来寻处士村。秋来苍耳径,山下旧禅林。香黍分僧供,明灯见佛心。愧非玄度约,常过虎桥寻。 

款署:仲山王问书于来凤堂。 

钤印:王氏子裕(朱文) 

{page}

1.jpg

王问 《行书五律诗扇》金笺行书 16×48.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自惬远游意,何嗟行路难。沿流见奇石,竟日下长滩。江草已全碧,渚花将欲残。衡湘未可即,遥羡双飞翰。 

款署:仲山王问书。

0.1261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