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事前我的祖父就去世了,奶奶在我父亲记事前也去世了,我记得祖父级的长辈只要姥爷、姥姥、舅爷和舅奶奶(我父亲的舅舅和妗子,别的地方叫舅妈) 。姥姥家是河北南部大平原上一农村,也是我小时候最想去的地方。
姥爷是村里的会计,平时不苟言笑,我印象中姥爷没笑过。始终身板挺直,面带严肃,但村民们对他极好,家里常年人不断,堂屋里老是有种烧糊了的感觉,大了才知道,那是烟熏的味道,熏陶熏陶,就这么来的?我现在也是烟鬼了。上初中后才听明白堂屋里人多的原因,多数人来让老爷当公证人的,或者请求调解各项事由的。在村里威信极高,我见过邻村的村支书、队长(后来叫村长)之间闹矛盾还来家里请求公断的。
寒暑两假常到姥姥家住。每当一回去,首先不是问候长辈,而是顺着房子旁边的梯子飞快地爬到房顶上,从一间房顶跑到另外一家,基本上能跑半个村的人家。看过小兵张嘎电影没?就是那种一家挨着一家、房顶接房顶的。然后跑到熟识的小伙伴家房顶上,大声喊着,我来了,谁谁谁,快上来。喊完一家再去喊另外一家的孩子,后面就热闹了,满村子房顶上都能见到孩子们再跑,那个高兴呀,可是各家大人就抓瞎了,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掉下来,或者把谁家的房顶踩个窟窿。父亲们马上顺梯子爬上房顶恐吓、威胁,母亲们在下面诱惑、煽情,可是都不管用,多好的机会呀、多开阔的视野呀、多长时间没有疯了,呵呵呵。总是到最后,姥爷就出场了,上到房顶,大声一吼:谁不下去明天不准上学。姥爷还兼着村学校校长。一眨眼,房子上没人了。我心有不甘地看着姥爷,可是没人玩,我自己也没意思,乖乖地下来。母亲上来就要打我,姥姥赶快护着,我冲姥爷嘻嘻一笑,姥爷一塔拉脸,说道:看你那张水萝卜脸。然后无奈摇头离去。
80年春姥爷去世,秋天家里来人,说是市政协的,请姥爷,知去世,连道可惜,走的早了。
我问原因,母亲偷偷告诉我,姥爷叫吴维新,国民党军上校,保定军校毕业,比蒋介石晚两届,八期。打过小鬼子,48年淮海战役被俘,后被释放,问起愿,回乡教书。回到家乡,全村识字人不多,学历知识最高(那时能上得起学可真不多,姥爷县中毕业考入保定军校),当会计(算盘、算术、毛笔字都非常好),一干近三十年,做事公平正道,周围乡村享有名声。毛笔字尤其好,每到过节,对联铺满全院。母亲写大字(毛笔字)有骨有气,深得姥爷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