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篇

blob.png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蒋堂的侄子。嘉祐二年(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宋神宗即位,转为殿中御史。因听信人言上书弹劾欧阳修而成诬告,贬官为监道州酒税。

宋英宗初年,擢监察御史。宋神宗时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与儿媳妇吴春燕“乱伦”,贬监道州酒税。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知枢密院事,出知杭州,以疾归。崇宁三年(1104年)卒。能诗。《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人物经历

在王安石推行新法运动时,蒋之奇正任福建转运判官。当时各地推行免役法,搞得很乱,蒋之奇做得却是很有条理。而且当年正值田岁歉收,逃荒者甚多,他就招募这些人,在天长、宿县一带兴修水利,“用工致百万,溉田九千顷,活民八万四”。这样就既赈济了流民,又有利于消弭灾患。在此期间,他历任江西、河北、陕西副使,又提升为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元丰六年(1083)他开凿龟山左面至洪泽河一段新河,使淮河分流,减轻了水患,由于他的苦心经营,政绩一时广为传颂。皇帝也给他升了两级,加直龙图阁,升发运使。

元祐初年(1086),蒋之奇晋升为天章阁待制,谭州知府。后改任集贤殿修撰,知广州。广州知府任内,岑深作乱,气焰嚣张,肆虐百姓。之奇就谴将讨伐,一举活捉了岑深,恢复了地方的安定。由此,他又升为宝文阁待制,当时南海一带很富饶,在那里的贪官污吏也不少,蒋之奇就在这里把以前在南海任职过为百姓称道的清官,如吴隐之、宋瑾、李勉、卢焕等人绘了画像,为之建造“十贤堂”祭祀。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这些当官为民的清官;另一方面,也是用以教育当地的官员,提倡廉正为民。

蒋之奇在任河北转运使、瀛州知府时,辽使耶律迪死于出使宋国途中,沿路地方官都卑躬屈节地为他拜祭,独有之奇“祭而不拜”,气节凛然。后调入京为户部侍郎,不久又任熙州(今甘肃临洮)知府。在此期间,气势汹汹的西夏人要求谈判,划定疆界。之奇洞察其心叵测,加强了守备,准备随时迎战来犯之敌,因此到之奇被调走之前,西夏人一直不敢来犯。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又因好友龙邹浩因言事获罪受株牵连被贬。到宋徽宗建中年间,之奇恢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第二年,又由枢密院副职调任为正职。期间,蒋之奇谴将讨伐平定了南方边境之乱。

崇宁元年(1102)升为观文殿学士、杭州知府。后又因弃河、湟事被革职。告老回乡后去世,终年74岁。去世不久,皇帝又全部恢复了他的官职,并封他为魏国公,谥号“文穆”。


人物评价

蒋之奇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当官为民,勤勤恳恳,做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他的著作有《尚书集解》14卷、《孟子解》6卷、《逸史》20卷、《广州十贤赞》1卷、《刍言》50卷、《荆溪前后集》89卷。他也工于书法,尤工篆书,作品有苏轼、黄庭坚笔意。传世墨迹有《辱书帖》、《北客帖》等。

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



简介

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子姬伯龄被封在蒋地(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建立蒋国(约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617年)。

据考证,蒋国故都位于今河南省淮滨县的期思镇境内。

蒋国是西周时期的封国之一,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的一段话:“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唐书·宰相世系表》认为:“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子孙因以为氏。”

周灭商后,为巩固其新政权,一方面对残余的商王朝反抗势力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又采取大分封的办法实行“分封”统治。据文献记载,西周初年较为集中的分封大致有三次:一在武王伐纣之后,二在周公摄政与成王亲政之时,三在康王在位之世。故《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便是周初三次大分封的重要记载。

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蒋伯龄的后代以国名为姓。


古城遗址

期思古城位于淮滨县城南15公里,居于大别山北麓,淮水之阴。地势绵延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争流,浇铸出期思古老的文化;草湖、方家湖、兔子湖三湖相映,沉淀着期思厚重的历史。

期思古城是西周蒋国故址,历史有明确记载,《左传》杜预注指出 “蒋在弋阳期思县”,《水经注·淮水篇》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进一步指出蒋国是周公后裔。周公是指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成王年幼时辅政,时武庚串通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淮夷诸国叛乱,周公旦攻灭东方16国,并对东方的领地重新进行了分封,自封于鲁,长子代之。

《史记索隐》载“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其余食小国者六人 : 凡、蒋、邢、茅、胙、祭也”,《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记周召穆公纠合宗族于成周作诗时明载:“管、蔡、 ……郇文之昭也”即文王子。“邗、晋、应、韩武之穆也”, 即武王子“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即周公旦之嗣。并在注中说:据《通志氏族略·二》蒋为周公第三子伯龄所封国,传世器物有'将兑殷'、'将子爵'" 。从周公旦子封于蒋,至公元前617年楚大夫复遂攻灭蒋,蒋国已有600年左右的发展史。沧海桑田,遗迹未泯,蒋城故址仍然在向人们展示它当年的文明和辉煌。现存的古城墙东西长约1700 米,南北长约500米,墙基宽 32 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处,残高约7―8米,其它墙段残高1— 3米。

在古城遗址范围内,遍布灰色土层,绳纹陶片到处可见。在古城西墙南端发现大量红烧土和汉代筒瓦, 因此处地势较高,当地称之为 " 炮台"可能为汉代遗迹。在古城外西北隅有一台地,当地称为“北城埂”, 经调查为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与古城墙址并无联系。近些年来,古城内外不断出土有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戈、铜矛、铜剑、铜鼎和铜壶,在古城南郊发现有春秋墓群。第一次发现楚国金币“郢爱”, 而发现最多的是楚币蚁鼻钱。这些文化遗物,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它反映期思古城在灭蒋入楚之后的历史背景。


相关信息

国号:蒋

国姓:姬

爵位:不详

国都:不详

始封此国者:周公旦

始祖:姬伯龄

兴亡年代:前11世纪 至 前617年

灭亡原因:被楚国所灭

史书记载:春秋(始见于隐公年)


0.1254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