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4月公布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李姓拥有人口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综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资料,在新“百家姓”中,李姓位列第二位。

今天,将近三成的李姓人口集中分布在河南、四川、山东三省。其中,仅李姓的起源地河南一省,李姓人口就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8%,是李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在青海省,李姓人口占据该省汉族人口的11.4%,位居全省第一位。在陇西李氏的祖居之地、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李姓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台湾,李姓是排名第五的大姓,素有“陈林李蔡,天下一半”的说法。

在越南和朝鲜,李姓均是排名前十位的大姓。而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

根据海外华人社团的不完全统计,李姓人口数量在海外华人中占绝对第一,大约占全部海外华人人口数量的1/7左右,其总数大约相当于整个青海省的人口总数。
百家姓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台湾李姓排列第五。台湾各地到处都有李姓人氏,即使在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也有李姓的后裔在繁衍。台湾李氏也来自福建和广东。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后为郑芸龙所杀。


  台湾李姓并非一支,第一类是北宋大臣要纲之后称为景仙李氏;第二类是河南李氏称为兑山李氏;第三类是来自宋朝的云南后称为金山乡李氏;第四类是燕楼李氏;约宋元之间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数最多。

0.1219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