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1904年—1954年), 广东新会人,1904年生于上海,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 训练的学者。
著作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他通过一生的田野 实践和辛勤劳动,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壮大及考古人才 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他还为新 中国考古事业的建立和考古学学科规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梁思永的许多学术活动, 赢得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大力赞誉。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考 古学,突出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地位,使我国的 考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此时尚未成立学部,尚未产生学部委员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作品
《梁思永考古论文集》收入梁思永七篇论述:《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远东考古学上的若干问题》、《昂昂溪史前遗址》、《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冈发掘小记》、《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以及尹达的《悼念梁思永先生》,夏鼐的《梁思永先生传略》和三篇编者后记。对梁思永的业绩、魄力和其经历的那种时代里学术思考所受到的影响和局限,以及在具体问题上所表现的某些观点或论断也做了分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