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到了清道光七年正月(公元1827年)上蒲格庄修姓有三位代表赴黄县东莹(现名龙口市石良镇修家村)祭祖认宗。经过考证,证明莱阳县上蒲格庄修氏与黄县东莹修氏同宗,是从东莹迁出的。并写了文字证明。同时他们还共同议定了十个字,作为共同的世系统一使用。这十个字是:“人思先祖德,善述振家声。”后来又共同修改为“人思先世德,善述振宗声。”并共同确定下来,从十七世开始使用“人”字

  

  修史

  清朝官员,1758年,于台湾担任彰化县儒学训导,职等为从七品。

  修泽兰

  (1925年-),中华民国建筑师,湖南沅陵人,抗战时就读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1949年进入台湾铁路局服务而到台湾,担任联勤工程处的副工程师。1965年担任阳明山中山楼修建设计师,并因而获得台湾建筑成就奖,有“台湾第一女建筑师”之誉。

  修宗迪

  修宗迪(1939年4月27日-),中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资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1958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99年退休后,仍然从事影视表演。修福金

  修福金

  (1950年-),吉林省农安县人,现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兼职)、民革中央副主席。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分入第三组。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0.0984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