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武氏祠汉画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国家AAA景区。
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
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
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
武梁祠为单间歇山式,现存六石,即“武梁祠画像”三石,“祥瑞图”二石,“武家林”断石柱一石。
祠内遍刻画像,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四十余则历史故事,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
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
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旁有隶书榜题。
前石室为双开间,悬山式顶,后壁正中龛。现存 十六石,即原“前石室画像”十二石,“后石室画像”5二石,“孔子见老子”一石,供案一石。
祠内满刻画像,亦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故事,壁西刻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和祠主的车骑出行,宴饮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赵宣子、荆轲、邢渠等良卿古贤。
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陆攻战图。小龛后壁刻祠主楼阁家居图,室顶为仙人出行、雷公电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灵仙神话,伴有大量榜题,一般认为祠主当为武荣。
左右室与前石室形制相同,现存十七石,即原“左石室画像”八石,后石室画像七石,残脊一石,花纹条一石,内容布局亦类前室。
其中如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顶部的海灵山行、升仙图等均为前室所不见。无榜题,祠主待考。
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淤漫,祠倾圮湮没于地下。
清乾隆时,黄易等人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外,皆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
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学者争相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这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此专设文物保管所。
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
1972年将旧墙壁中的画像拆出移入阙室陈列。
1981年蒋英矩在进行全面考察后进行了配置复原,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证。
武则天(唐)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游九龙潭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曳鼎歌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早春夜宴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唐明堂乐章。登歌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唐享昊天乐。第二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
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
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赠胡天师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唐大飨拜洛乐章。显和
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象,
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唐大飨拜洛乐章。拜洛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从驾幸少林寺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
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
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唐大飨拜洛乐章。归和
言旋云洞兮蹑烟涂,永宁中宇兮安下都。
包涵动植兮顺荣枯,长贻宝贶兮赞璇图。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唐享昊天乐。第十二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
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
唐享昊天乐。第五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唐明堂乐章。宫音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唐享昊天乐。第九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唐享昊天乐。第四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
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
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唐大飨拜洛乐章。通和
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
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