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树有根,水有源,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支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修家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之优良传统,励后代奋发图强,促人丁兴旺,事业有成,兴国兴家。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一、赵氏起源
赵姓出自嬴(ying)姓。远祖为伯益,始祖造父。伯益为颛顼[(ZHUANXU)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九世孙,是周穆王时期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到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周穆王感造父平叛有功,周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宋朝皇帝姓赵,赵姓是国姓。百家姓排第一,代表权力的象征。钱姓排名第二,是象征钱权的代表。当今赵姓是第八家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  
赵姓,起始造父。其后在战国初年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为姓,称为赵氏。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归顺朝廷,皇帝赐姓赵,另外有外国移民被赐姓赵,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改性赵,此外,历史上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姓赵,总之,无论怎样起源于赵,都是赵氏家族大家庭的一员,都要遵循古训,弘扬家风,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0.073941s